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率先施行。新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其对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于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这一既定事实,本文不想再做讨论,本文所关心的是新会计准则广泛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后,公允价值的应用到底会对公司的财务产生何种影响。会计准则体系的首要目标就是以投资者为主体,会计提供的信息要具有相关性、可靠性,要为投资者的财务决策服务,因此准则体系建设的基本理念是和公司财务密切相关的,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下的新准则体系对公司财务产生哪些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是准则体系建设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出一个实证上的回答。本文共六章。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章从基本理念和具体会计准则两个层面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下公司财务与会计的融合,得出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下的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本文必须综合考虑其对公司财务各个方面的影响;第3章对公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部分,从每股财务、偿债能力、经营效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财务结构、现金流量等刻画公司财务的六个方面选取指标23个,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实证研究方法萃取公司财务分析的主因子,并最终构建一个综合评价指标W;第4章对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对公司财务影响的总体评价部分,采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公允价值实施前后几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有关财务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引入前后几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总体财务状况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发生激烈的变动,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具体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对公司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公司经营效率指标、公司盈利能力指标、公司成长能力指标和公司现金流量指标等方面的影响程度时,本文发现:除了现金流动负债比、资产利润率、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现金含量五个指标的变化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其它指标虽然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实施前后几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动,但都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公允价值计量基础运用情况符合预期:当然,会计信息使用者应当重点关注公允价值所带来的公司资产质量、现金流量和利润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因为其带来了上面五个指标显著的变动;第5章对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对个股财务影响的评价部分,主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辅以图示、列表等手段对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受公允价值影响较大的个股情况进行分析,部分公司的财务受公允价值的影响很大,几年间变动显著,但是个股的显著变化并不影响我国A股上市公司总体稳定的趋势。第5章结论与启示部分按照实证检验结果给出本文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允价值是会计的一个计量基础,它只是公允地反映公司财务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不是决定公司财务好坏与否的因素。美国次贷所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不是会计问题,公允价值只是捕获到隐藏在次贷背后更严重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问题并将其反映了出来,从长远来看,这可能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对于它们来说不一定是坏事。而我国当前经济的基本面与它们是不同的,所以公允价值所反映出来的结果自然与它们不同。文章最后给出了本研究对我国后续执行公允价值的启示和建议。本文采取系统选样(等距选样)的方法,按照相同的间隔从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共1571家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103家作为分析样本,涉及到的实证研究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单因子方差分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