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单元的县域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加强。县域经济己成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各地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县域经济在不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行机制、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我国“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导向。但是,在国家整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背景下,县域经济中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层次低、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势必影响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解决县域经济的上述问题,就必须从产业结构这一深层次角度入手。本文以工业化、城镇化和“调结构、促转型”等中央政策为大背景,遵循“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首先从中国百强县产业结构优化模式入手,探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特点、实质和关键点,并提出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文章以县域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机制,提出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本文以安徽省来安县作为典型县域,对其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从工业化阶段和产业结构特征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来安县的经济发展现状,得出结论为来安县的产业结构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化刚刚进入中期阶段;其次,从GDP总量变动、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动、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变动三方面分析了来安县产业结构演进状况;最后,重点分析了社会需求、国际贸易、经济政策和科技教育水平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探讨出来安县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因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创新能力和教育水平。文章结合来安县经济发展现状,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依据非均衡发展和产业集聚理论,提出了三次产业的优化路径。文章在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从对县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内容、关键点和突破口等方面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机制进行初探;第三部分为实证分析部分,分别对来安县县域经济现状、产业结构演进和产业结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然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确定来安县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因素;第四部分为来安县产业结构的优化路径,首先提出来安县产业结构优化的若干原则,然后分别确定了三次产业应选择的主导产业和三次产业结构的优化途径,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整体分析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目前研究中所面临的困难,而且产业结构优化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导致文章研究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