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身的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常见发生于眼部(包括视网膜、视神经等)、肾脏、心脏、血管、神经等组织器官。而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是DM的并发症之一,包括:糖尿病视乳头病变(diabetic papillopathy,DP)、缺血性视乳头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ION)、视盘新生血管形成(optic discneovasculatization,NVD)、激光导致的视神经萎缩(laser-induced optic discatrophy)和伴糖尿病幼年型视神经萎缩(wolfram’s syndrome)。中医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由于肝肾亏虚、瘀血内停、阻滞目络所致。西医大多认为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发病机理与微循环障碍有关、与糖代谢紊乱和神经递质有关,因此对于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中医采用滋养肝肾、活血化瘀之中药,西医多应用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的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制剂,必要时局部应用激素,如出现视盘新生血管则行激光光凝治疗。本研究在选用以益气养阴健脾、化瘀通络的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进行治疗,并通过观察视力、眼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aphy FFA)、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的改善,来阐明滋肾健脾片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实验方面,通过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大鼠DM模型,并用滋肾健脾化瘀片和导升明治疗,观察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视神经组织形态,探讨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发病的机理,从而寻找安全有效的糖尿病视神经的防治方法,为探索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文献研究通过对中医和西医学有关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认识到肝肾亏虚、淤血内停、阻滞目络为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病机,治则主要是滋养肝肾、活血化瘀为主。西医大多认为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发病机理与微循环障碍、长期的糖代谢紊乱以及神经递质的紊乱有关,多采用局部应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以及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出现视盘新生血管则行行激光光凝治疗。实验研究发现糖尿病大鼠在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下视神经出现病理改变,滋养肝肾、活血化瘀中药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的病理损害。第二部分滋肾健脾化瘀片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评价目的运用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并通过对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视野的对比,评价其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符合要求患者25例45眼,所有患者均经内科控制血糖,如出现DR增殖前期则行激光光凝治疗,滋肾健脾化瘀片口服,5片/次,3次/日,治疗时间为6个月。从视力、眼底、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视觉诱发电位、视野等方面分析,观察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疗效。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或关联。结果共观察25例45眼,滋肾健脾化瘀片在提高视力有效率51.1%,无效率48.9%,并能促进眼底视乳头水肿消退,能改善患者VEP、视野、FFA。结论1、糖尿病视神经病变应该引起眼科医生的重视,对可疑患者应当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视野、视觉诱发电位可以作为诊断和评价预后的可靠方法。2、滋肾健脾化瘀片治疗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疗效确切,能改善糖尿病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能改善眼底视盘异常表现,能改善患者VEP、视野、FFA。第三部分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组织的保护作用目的:通过观察滋肾健脾化瘀片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SD大鼠DM模型,用滋肾健脾化瘀片和导升明胶囊治疗,观察光镜下视神经组织形态的改变及透射电镜下视神经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中药高剂量组的视神经光镜下视神经纤维排列较导升明组及模型组明显整齐。视神经纤维退变和神经髓鞘脱失的程度均明显轻于导升明组及模型组。结论:滋肾健脾化瘀片对糖尿病鼠视神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减轻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神经的病理损害,其机制在于本方能一定程度的控制高血糖、减轻糖尿病视神经的糖代谢紊乱,并且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抑制山梨醇通路活性等多种途径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