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科技创新作为当今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各国纷纷鼓励企业优先发展创新,因此,国家间的竞争逐渐转变成为产品研发的竞争,由此更加凸显出了研发的重要性。 融资约束毫无疑问是许多创业板企业在进行创新研发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近三分之二的非金融类企业将融资约束作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严重性位于全球之首。各国为了促进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于研发活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纵观学术界,对税收优惠政策是否可以有效促进研发投入观点不一,并且对税收优惠是否可以作为调节变量,缓解企业在研发投入时面临的融资约束瓶颈更是鲜有研究。故本文将税收优惠能否促进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能否作为调节变量缓解融资约束问题进而促进研发投入这两个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 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融资约束、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之间两两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其次,本文通过研究创业板企业年报,手工搜集整理了2011-2015年所有创业板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并基于欧拉方程,运用动态多元回归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与内部现金流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这一现象表明了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存在有明显的融资约束问题,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主要依靠内源融资这种融资渠道来筹措所需要的资金;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为税收优惠提供实证支持;税收优惠对缓解创业板企业研发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具有调节作用,说明税收优惠可以作为缓解融资约束的因素进而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 最终,本文基于研究结论与现实情况,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政府应当加大税收优惠的广度和深度,扩大激励对象范围,使创业板企业享受更大幅度的优惠;同时将优惠的重点放在研发过程中而不是结果上,加强以加速折旧、税前加计扣除为代表的投入式优惠,使企业将精力放于研发出先进的技术上,以获得长久发展;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优秀的创新人才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政府应当出台相关个税优惠政策,提高研发人员的预期收入,为真正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企业应当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融资,顺应互联网的大潮,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业务拓展都是变革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