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T4品系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椿(Toona.sinensis Roem)属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既可用作速生材,又是上等的木本蔬菜,其芽、嫩叶香气浓郁、风味鲜美,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国香椿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品种较多,但由于长期以来菜用、材用不分,使芽菜产量低、品质差,用种子繁殖后代性状分离大,扦插繁殖诱导生根困难,用埋根、分株法育苗、繁殖系数低,速度慢,很难满足生产需要。特别是一些名优珍稀的菜用品种,由于受繁殖方法及速度的影响,难以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既可保持母株的优良种性,又可在短期内使优株迅速扩大繁殖,为良种快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目前有关香椿离体培养技术研究报道的较少,现有研究结果仅属于初步试验阶段,还很难应用于生产。本研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原西北植物研究所经辐射诱变筛选到的一个优良菜、材兼用型香椿新品系T4的离体培养条件进行摸索,以期建立一套适宜的香椿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为香椿良种的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及理论依据。通过本试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香椿最适宜的取材时间6月中旬~7月下旬,这一时期正是香椿的速生期。适宜的接种外值体为当年生半木质化的腋芽茎段。2.在香椿芽诱导培养中,适宜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矿物质减少不利于芽的生长。3.当培养基中GA3与6-BA同时存在时,促芽生长,增殖效果最好,通过试验筛选得出,在继代和增殖培养基中以MS+0.2 mg/L 6-BA+2.0 mg/L GA3对腋芽的增殖效果为最好。4、以MS+0.2 mg/L 6-BA +2.0mg/L GA3为增殖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10 mg/L PP333及70 mg/L CCC对香椿试管苗的增高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可以提高试管苗的质量,尤以10 mg/L PP333效果最好。5、生根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单一IBA诱导生根效果最佳。当IBA浓度为1.0mg/L时,生根率最高,达73%。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对生根影响不大。但长于12d以上的黑暗,会导致苗茎叶发黄、白化。6、生根阶段,在含1.0mg/L IBA的1/2MS培养基上,附加0.1mg/L PP333及10mg/L CCC时,试管苗生根、壮苗效果较好。两者比较,10mg/L CCC的效果更好。7、香椿试管苗移栽前,在自然光下以不开盖炼苗5~7d,再开盖炼苗3~5d,炼苗效果最好。8、移栽基质以新鲜蛭石效果最好,河沙次之,在加强保湿及定期叶面喷肥下,河沙可作为既廉价又方便的基质,也能得到很好的移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移栽季节为3~7月初,这一时节移栽,幼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易于管理。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源,能够显著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加快社会经济的
产学研结合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推动下,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发展。目前,很多地方都在考虑通过立法来推
室性早搏(室性期前收缩)是心血管科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率高,正常健康人群及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均可出现,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目前西药抗心律失常治疗虽然在临床上有一定疗效,但
本文提出精益财务模式下采购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开篇分析该工作存在的不足,立足规划采购组织形式、建立行业专家库、加强对招标代理费的结算管理和系统推进行业专业培训四个
本文阐述了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的各种因素,介绍了有关规范对塑性系数的规定,推导了水工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抵抗矩塑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对常用截面塑性系数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东段,横跨秦岭主脊南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形成了独特、复杂和多样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种类及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区内自然景观分
目的通过对深低温保存异体骨进行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的效果分析,了解异体骨移植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本组149例患者中,男性82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22.3岁(12~65岁)。疾病种类
会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及时调整了过去那种脱离实际的所有制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民营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非国有
<正>2005年,屡次荣获国际大奖的悦榕庄酒店集团将其高品位的度假村带进了中国,世外桃源般的度假胜地仁安悦榕庄落户在广袤的云南与西藏交界处,香格里拉县境内的仁安村。酒店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前高职院校基本沿袭中职的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教务管理相对简单。但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学分制已逐步引入高职院校,成为学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