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颅脑创伤是最严重的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因其较高的发病率、流行率、致残率成为创伤救治关注的焦点。颅脑作为人体高级中枢,一旦损伤将会影响人体认知或执行功能,伤情过重且未及时救治容易造成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导致不良结局。本文探讨影响颅脑创伤患者伤后6月预后的相关因素,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循证治疗。期望能及早干预可控性因素,尽可能降低社会成本,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以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06月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4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患者伤后6月的预后转归,采用电话随访。根据随访终点的结果,依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对可能存在影响的21个因素(性别、年龄、受伤机制、入院GCS评分、脑疵、合并四肢长骨骨折、合并基础疾病、手术、二次手术、伤至就诊时间、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高压氧以及实验室指标如白细胞、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酶原时间、D-2聚体、纤维蛋白原)使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筛选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可能的预后预测模型。结果:至随访终点,预后良好组111例(75.5%),预后不良组36例(2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脑痛、合并四肢长骨骨折、手术、二次手术、伤至就诊时间、脑挫裂伤、GCS评分、高压氧以及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D-2聚体、纤维蛋白原)在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受伤机制、白细胞、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伤至就诊时间、GCS评分、合并四肢长骨骨折、高压氧、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是影响颅脑创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年龄、伤至就诊时间、GCS评分、是否合并四肢长骨骨折、是否高压氧治疗、血红蛋白量、血小板计数是影响颅脑创伤患者伤后6月预后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60岁,伤至就诊时间>4小时、合并四肢长骨骨折、低GCS评分、低血红蛋白量、低血小板计数、未行高压氧治疗会导致颅脑创伤患者伤后6月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