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知识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知识化、国际贸易知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竞争优势的核心指标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世界各国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能力的建设,将其置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来抢占竞争的制高点。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不仅要加快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更重要的是建立发展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有效机制。
本研究以制度经济学、法学、科技统计理论、技术经济、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通过定性与定量、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知识产权综合能力为主线,从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能力的内容含义、特征和功能入手,从知识产权的创造、利用、保护和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并运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对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评价,揭示了我国知识产权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在借鉴美日等OECD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知识产权创造、利用、保护和综合四个方面提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
研究分析表明,我国在知识产权立法保护、商标专利申请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知识产权产业化水平低、知识产权利用率较低、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不够等已成为阻碍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在借鉴了世界知识产权发展的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提出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的对策建议:增强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高政府为知识服务的能力、促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以及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