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丽·特莱斯·麦卡锡(Mary Therese McCarthy,1912—1989)是一位在美国当代文学界享有很高声誉的作家。她擅长对婚姻、两性关系、知识分子以及女性角色进行生动描绘,作品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麦卡锡毕业于瓦萨学院(Vassar College),从《新共和》脱颖而出,于上世纪30年代登上美国文坛。直到70年代,她始终以作家、评论家的身份,凭借独树一帜的风格,在美国文化界占据一席之地,被《纽约时报》赞誉为“我们时代唯一真正的女作家。”麦卡锡踏入文坛时正值经济大萧条时期,之后的几十年里,国际政坛也始终处于波涛汹涌、风云变幻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她热心政治,勇于充当民众的指路人,在不断的思考、探索以及实践中,始终表达着一个知识分子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强烈的社会公共意识。这是那个时代为具备良知的作家所造就的一种素养,也是她本人崇尚自由、追求真义的性格使然。研究麦卡锡及其文学创作,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也是对20世纪美国左翼文坛的一次特别回顾,对于我们反思全球化背景下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变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试图对麦卡锡进行一次全景式介绍,借助影响她人生历程的文学元素为主线来展现她的成长与创作:以其现实生活的经历窥探当时美国文坛的状况,以其文学作品反映当时美国社会的概况;借助汉娜·阿伦特的政治哲学理论,深入研究麦卡锡的重要作品《绿洲》,剖析麦卡锡的政治观点,发掘她的政治生活为现代政治生活建设带来的启示。本论旨在通过对麦卡锡的译介性研究,将这位创作风格鲜明的美国女作家及其见证和记录的美国彼时的政治、文化史进行一次梳理,以期说明:玛丽·麦卡锡所带给我们的,将是一片别样的文化“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