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喃草酮残留分析方法及在土壤和大豆中残留动态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了土壤和大豆植株及籽粒中吡喃草酮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吡喃草酮在大豆田的残留动态及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进行了研究。 采用HPLC-VWD法作为吡喃草酮的残留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用甲醇提取,经浓缩定容后,HPLC-VWD分析检测,在添加浓度为0.05~1mg/kg水平时,回收率为86~88%,相对标准偏差0.6~5.7%,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为0.005mg/kg;大豆植株与籽粒样品采用甲醇水提取,采用调节PH值液液分配法净化样品,HPLC-VWD分析检测,再添加浓度为0.05~1mg/kg水平,方法的回收率可达74.2~89.4%,相对标准偏差2.0~3.1%,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kg。两种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相对较高,变异系数较小。 通过2003及2004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吡喃草酮在大豆田的降解动态。吡喃草酮在土壤及植株上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式C=C-0e-kt,两年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3.08和2.83天,降解方程为C=0.1672e-0.2249t和C=0.2361e0.2443t,在大豆植株上的半衰期为2.44及2.85天,降解方程分别为C=5.6069e-0.2843t和C=8.7596e-0.2438t;用10%快捕净EC1200、2400ml/ha,在大豆苗后2~3叶期喷施一次,在收获期采集的样品中,土壤吡喃草酮残留量均低于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0.005mg/kg,大豆籽粒中的吡喃草酮残留量均低于方法的最低检测浓度0.01mg/kg,因此吡喃草酮在大豆田属于易降解农药。 实验室条件下,考察了吡喃草酮在四种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发现该药物在白浆土中半衰期最短,在草甸土和黑钙土中的降解次之,在盐碱土中的降解半衰期最长,在四种土壤的半衰期分别为8.52、12.81、17.37及19.25天。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吡喃草酮在土壤中的降解的主要因子是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即土壤的碱性越强,吡喃草酮降解的越慢,有机质含量越高,药物降解的越快。在温度对吡喃草酮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在四种温度下吡喃草酮在草甸土的降解半衰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15℃、25℃、35℃、45℃下,的半衰期分别为18.05、12.56、2.46及0.76天,温度过低时,吡喃草酮的半衰期较长,温度升至过高时,半衰期呈降低的趋势,但是降低的幅度不太明显,初步推断25~35℃为吡喃草酮最适宜的降解温度。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与分析氯霉素酒精联合甲硝唑外用治疗皮肤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皮肤痤疮疾病的患者120例,随后采取统计学科学分
目的:对产后缺乳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后缺乳患者132例,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实验组(行护理
该文简要回顾了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了现有综合决策系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鉴定子系统存在的鉴定方式要求强昆虫分类学背景基础、效率不高的问题,并提出了
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输卵管堵塞介入再通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卵管堵塞介入再通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并1:1随机分
种子的发芽速率和生长势通常在发芽率和活力表现出来。近年来,我们发现不同种子发芽箱测得的发芽率和活力有明显的差异,为了为社会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反映真实的种子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2015年1月—2018年3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
克菌丹是有机硫类杀菌剂,主要作用是对番茄的疫病进行防治,但是,对于在番茄和土壤中克菌丹的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量国内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报告。本文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GC)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杂合型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75例根据透析方法的差异性分组,即试验组40例(杂合型血液净化透析)和参照组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对于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随机选取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500份,常规进行血液标本的生化检验,选择同时期住院患者的
目的:研究与分析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对来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4例,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两组,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