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为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指导要求,至此也拉开高校体育改革的序幕。2007年4月29日上午,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仪式正式启动,并要求全国在校大、中、小学生每天集中锻炼一小时。”这一系列文件法规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明确规定了学校课外体育开展思路和紧迫性。《指导纲要》颁布近十个年头,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趋势良好但仍不容乐观,如何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指导纲要》和相关文件的深入解读,论证了大体育课程理念,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了目前南京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虽有所改观但缺乏实质性进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为例揭示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大体育课程的理念的距离,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取得成果平淡、尚缺乏实质性的进展;多方面因素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体质健康难以提高;学生经济基础薄弱,课外体育消费需学校大力支持;从大体育课程理念审视课外体育活动还存在疏漏。以大体育课程理念探索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应该以理论为依托、广泛吸收各方力量,多部门协同、积极开发活动资源的新思路,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为新课程的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