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基因组的日本血吸虫病诊断靶点的筛选和鉴定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830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虫病作为一种被严重忽略的热带病,是全球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寄生虫病,它的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且有着严重危害。诊断在血吸虫病防治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是确定感染率和感染度的唯一途径。毗喹酮作为日本血吸虫病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药物被大规模地用于现场防治中,现有的免疫学诊断技术无法区分现症感染和一年内经药物治疗的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血清。化疗后能在患者体内引起一系列血吸虫特异性抗体水平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血吸虫特异性蛋白质都有可能成为诊断血吸虫病及疗效考核的潜在靶点,但目前在日本血吸虫中还尚未有相关报道。本论文针对上述现象,首次开展了以功能基因组为基础的日本血吸虫免疫原性蛋白的筛选工作,为寻找血吸虫病诊断靶点和疗效考核靶点提供新的线索,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宿主-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日本血吸虫功能基因抗原表位的预测:采用BepiPred等软件对日本血吸虫编码蛋白进行抗原表位预测,预测了10,411个蛋白含有55,125个抗原表位(5个AA长度以上的表位)。二、关于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及成虫抗原免疫组的研究:将双向电泳和免疫印迹技术结合起来(2D-WB)分别比较了患者化疗前后混合血清中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和成虫抗原组分。将提取的血吸虫可溶性虫卵和成虫蛋白进行了系统分离,构建了高分辨率的双向电泳图谱;然后进行免疫印迹后分别与吡喹酮治疗前后的患者混合血清进行反应,在双向电泳胶上找出与硝酸纤维素膜上对应的84个蛋白质点;利用液相色谱联用串联质谱技术鉴定了可溶性虫卵抗原中的67个蛋白质点。三、日本血吸虫病诊断靶点的克隆表达和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价:结合功能基因组B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结果及2D-WB质谱鉴定的结果,挑选了4个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进行了克隆表达,利用ELISA的方法对这些纯化的蛋白进行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价。结果发现Sj HSP60在包被浓度为1μg/ml时能较好的区分日本血吸虫病病人和正常人的混合血清。
其他文献
灰料是髹漆工艺中重要的辅助材料,应用于底胎工艺和装饰工艺。在中国古代漆工艺的历史沿革中,灰料最早在底胎工艺中作为填充料用于垸漆工序;并发展一些新的用途,如与其它韧性
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信息的传递,翻译质量对翻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政治类的文献,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够强化翻译的传递效果,从而达到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促进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专业设置已从过细、过窄转向宽口径、厚基础;人才观念已从单一专业型转向复合型、创新型。而创新或者说创造能力的获得必须通过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竞争,成本控制成为各个企业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点。全面的成本控制包括对研发成本、隐性成本、环保成本等会对企业价值提升产生直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自诞生以来发展迅猛,为翻译领域研究开辟了新视野。本文着眼于近年来医学翻译实践中出现问题,以医疗器械使用说明书为例,从文本类型、语言特征、翻译目
档案是人们在工作、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经整理后保留下来的各种文字载体、影音图片、信息媒体等资料.这种记录着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各种信息载体,是表征人类进步、文明的珍
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文艺二校)创建于1964年,全校现有教学班46个,学生2300名,教职工126名.
中月公司之所以取名"中月",意寓"中国的月亮"之意,树立了一定要让"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的宏大企业愿景,立意助力中国基础电子制造业的腾飞.
2007年7月26日上午8时30分,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在承德宾馆召开,来自47个理事单位,还有部分受邀获奖论文作者,近9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高等学校的物资是进行教学实验、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的物质基础,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高等学校的物资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精密度高、价格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