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是区域经济和人类社会活动在地面上的投影,对区域的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解释土地利用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土地利用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及其反馈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
本文从宁夏5种典型地理区域中各选取一个代表市(县)作为研究评价单元,分别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贡献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等综合指标来分析,明确了各研究单元近10年来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情况;并选取13个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比较5种不同地理区域在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主导驱动因子等方面的异同点。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因素均不相同:(1)银川市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大幅增加,主要驱动力因素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及城市人口的增长。(2)盐池县林地面积的大幅增加,主要驱动力因素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民收入的增加。(3)中宁县林地、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用地面积明显增加,主要驱动力因素是GDP和第三产业的发展。(4)彭阳县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林地面积大幅增加,主要驱动力因素是GDP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5)泾源县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林地面积的大幅增加,主要驱动力因素是GDP及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加。
文章最后以上述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了增强土地保护意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战略指导性和严肃性、严格土地利用审批和执法监管、注重土地分类整理和开发、推进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等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