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m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社会经济对于水资源需求的日益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辽宁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提高用水效率是解决目前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对辽宁省用水效率的时空变化进行全面客观地研究,分析各地区用水效率差异的原因,对本地区乃至全国相关政策和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吸取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功经验和重要成果,成功的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研究辽宁省各城市的用水效率,并提出了“规模冗余度”和“技术冗余度”两个概念,探讨了它们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本文首先对DEA的主要模型(C2R)以及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阐述,然后用DEA方法对辽宁省用水效率进行系统研究。选择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以及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输入指标,GDP作为输出指标,对辽宁省14个城市1999-2005年的98个样本的用水效率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时空分析。空间分析表明辽宁省十四个城市的用水效率差异较大,就不同地区而言,发达地区高、不发达地区用水效率低;从时间变化上看,辽宁省用水效率变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发达地区一直保持逐年上升,中等发达、欠发达地区2000年出现短暂的回落,随后又逐年增高。根据以上计算结果,以用水效率为因变量,对影响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全部城市用水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其中,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与用水效率呈正相关,而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生活用水量呈负相关。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来说,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略有不同,但人均GDP是它们共同的一个影响因素。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现状,提出了提高用水效率的合理建议,从而有利于辽宁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每个学生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英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  1.学生的因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在课后重视练习和巩固,拓展阅读
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是Open GIS协会定义的基于XML的地理标识语言。它以XML的格式来对区域、位置、内容等信息进行编码,将内容和表现形式分离。用GML来组织和表达
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旅游目的地之间以争夺客源为中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游客之所以要出游,从根本上讲是受目的地景区(点)产品吸引的结果。目前,旅游景区(点)已成为我国旅
学位
本刊辑2017年1月11日消息,据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统计,2016年厦门海沧自贸园区共进口乳制品398批、2.2万吨、5 23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6%、150%和96.8%,进口量占厦门口岸9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