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钩藤和大叶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w1339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钩藤具有清热平肝、息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头痛、头晕目眩、惊痫抽搐、全身麻木、高血压等症,为中医儿科用药和现代治疗高血压方剂中的常用药材。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and和大叶钩藤U. macrophylla Wall为2005版药典收载品种,而有关这两种钩藤化学成分的研究均很少见报道。 本文对毛钩藤和大叶钩藤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共分离鉴定了98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25个为钩藤属内首次分离得到,26个首次从毛钩藤中分离得到,2个为首次从大叶钩藤中分离得到。 1.毛钩藤化学成分研究。 对毛钩藤的叶、茎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鉴定了91个化合物,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24个为钩藤属内首次分离得到。 从毛钩藤的叶中分离得到了6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64个化合物结构,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27个,三萜及皂苷类化合物22个,黄酮类化合物9个,甾醇类化合物3个,其它类型化合物3个。其中化合物uncarinic acid A,hirsutasideA、B、D,27-nor-olean-3β-hydroxyl-28→13 oate,3-oxo-22α-hydroxyurs-12-en-27,28-dioc acid,uncariaside A为新化合物,23个化合物为从钩藤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从毛钩藤茎中分离、鉴定了27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类化合物16个,8个三萜及皂苷类化合物及3个其它类型化合物;其中原儿茶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茎中分离得到。 2.大叶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从大叶钩藤的带钩枝茎中共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包括6个生物碱类成分和1个木质素类化合物(nemerosim);其中nemerosm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钩藤碱N-oxide和二氢柯楠因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以MSTN86为母本、LAB21为父本于1998年育成了白肋烟雄性不育杂交种鄂烟3号,并于1999~2004年进行了品比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式筒型,打顶株高127.1cm,可采收叶22
目的:本文提取蛇床子挥发油,以其为模型药制备水包油型微乳。对微乳进行处方的单因素考察及优化,对制剂进行质量评价、皮肤安全性考察和慢性皮炎湿疹的药效学初步研究。探索蛇
色彩,作为一门为设计专业学生而开设的艺术训练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和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和驾驭技能。为学生在今后的设计创作过程中,更好
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火六》,为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剂。主治肝火胁痛、胃脘痛以及呕吐吞酸等症,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沿用至今。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左金丸由黄连和吴
目的:对扶芳藤及其类似品进行形态学、PCR-ISSR鉴别,为扶芳藤及其类似品的生药鉴别提供依据;建立扶芳藤PCR-ISSR的实验体系及鉴别方法;对爬行卫矛、冬青卫矛、无柄卫矛进行药
黄芪是一种常用中药,味甘、性温,有补气升阳,益肺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等功效。其药理作用比较广泛,具有抑菌、抑制病毒、抗衰老、抗氧化、抑制肿瘤和调节免疫等功能,可用
采用湖北省种子管理站RCT 99软件与高稳系数法相结合,分析2004年度恩施州早中熟稻区试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结果表明:27优995、福优195和995-100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较好,可在参
前期我们对麦冬抗心肌缺血有效部位MDDT(分子量<10000的麦冬多糖),进行了整体、离体及细胞模型的药理实验研究,明确了其抗心肌缺血的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得到峰尖分子量
徐宿地区震旦系为陆表浅海沉积 ,沉积相以碳酸盐台地相为主。在潮上 -潮下低能沉积中 ,常间有阵发性高能沉积 ,并伴生有异常沉积构造。这些异常沉积构造及同生阶梯状小断裂多
翠云草是一种常用的民族药及民间草药,为卷柏科植物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Desv.) Spring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利湿、止咳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该品虽已收载于湖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