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DG-PET/CT与DWI评价淋巴瘤骨髓浸润的初步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1641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18FDG-PET/CT、DWI)评价淋巴瘤骨髓浸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且未经治疗的93例(61例行18FDG-PET/CT检查、32例行DWI检查)淋巴瘤患者的骨髓状况。以骨髓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各亚型淋巴瘤骨髓浸润的发生率及浸润部位,并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在诊断不同类型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及对疾病分期的影响。结果:在93例淋巴瘤患者中,根据常规部位骨髓检查及18FDG-PET/CT、DWI引导下的骨髓检查,共检出骨髓浸润39例。18FDG-PET/CT诊断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77%、88.57%、85.25%、84.00%、86.11%;而DWI检查分别为84.62%、89.47%、87.50%、84.62%、89.47%。两种影像学方法均对侵袭性淋巴瘤的检出率分别为37.5%(18/48)、38.09%(8/21)均略高于对惰性淋巴瘤的检出率23.08%(3/13)、27.27%(3/11),但两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21>0.05;p=0.660>0.05)。无论是侵袭性淋巴瘤还是惰性淋巴瘤,DWI的检出率均略高于18FDG-PET/CT的检出率,但两者间的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963>0.05;p=1.000>0.05)。结论:18FDG-PET/CT及DWI均对淋巴瘤骨髓浸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种影像学技术对侵袭性/惰性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一致;两种影像学技术均不可替代骨髓检查;将影像学技术与骨髓检查联合可进一步提高淋巴瘤骨髓浸润的检出率。
其他文献
本土诗文具有丰富的认知内涵、优美的情境意蕴、高雅的内容格调,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开展本土诗文教育,举行"本土诗文进校园"活动,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发掘其应有的育人价
作为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军事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满足实战要求为出发点,找准学历教育院校军事基础训练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矛盾,充分借鉴外
摘 要 目的:分析2004年7月~2008年1月13例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单县13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分布于12个乡镇,犬是主要传播宿主(92.3%),平均潜伏期105天,平均病程4.6天,其中38.46%的犬致伤者未采取任何预防性处理措施。结论:严格犬类管理,认真执行狂犬病暴露处置规程,及时规范处理伤口,按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预防狂犬
目的:探讨按护理路径的服务模式对社区COPD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社区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应用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应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