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一个引论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yangti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其可持续性,已经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和企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波特为代表的战略管理理论继承了传统产业组织(IO)的范式,采用一种“由外而内”(outside-in)的研究方法。波特认为,企业的绩效取决于企业采取的战略,而企业采取的战略则取决于行业中的五种竞争力量。行业中的五种力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格水平、成本结构和投资需求,从整体上决定了产业的盈利性(波特, 1980),而企业只能采取适当的战略,适应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因此,最终来讲,战略管理理论的观点认为行业结构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理论中的资源观点(Resource-Based View, RBV)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组合。这些资源被定义为与企业半永久性结合(Semi-Permanently)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Maijoor and Witteloostuijn, 1996.)。例如,机器设备、企业拥有的专利技术和产品、营销渠道、稳定的顾客群体、企业声誉、品牌名称、企业内部的技术知识、熟练的雇员、高效的运作程序等(Barney,1991.)。RBV的研究思路是,企业的资源决定了企业采取的战略,而企业的战略选择决定了企业的绩效。也就是说,RBV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因素,而不是外部的行业因素。这正是战略理论的观点和企业的资源观点在企业竞争优势来源问题上的分歧之处。实际上,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同一个问题。因此,这两种观点可以纳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来源的同一个框架。另外一个问题是,上述两种理论的结合虽然能够很有效地解释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并不能解释这种优势的可持续性。很明显,竞争优势和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差别,但是理论界对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蒋学伟,2002)。波特认为,企业必须根据对产业中五种竞争力量的分析,选择独特的定位制定战略(波特, 1980; 波特, 1985)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只要将“战略定位”的概念相应地扩展为“可持续的战略定位”概念(波特, 1996),企业的竞争优势即可得到维持。为此,他提出的“权衡”的概念。“权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形象或声誉的不一致性。第二,权衡来自于活动本身。第三,内部协调和控制的局限性也是产生“权衡”的因素(波特,1996)。RBV观点中的代表人物Barney(1991)认为,当一个企业实施能创造价值的战略,而同时其他任何现有企业和潜在的竞争对手无法实施该战略时就拥有了竞争优势。但可持续竞争优势除满足这些条件外,还应包括“竞争对手无法复制此战略的优势”这一条件。他强调了以下几点:(1)竞争优势必须同时考虑现有的对手和潜在的竞争对手。(2)持续性不是一个日历时间的概念。(3)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并不意味着它将永远存在,它只是暗示,它将不会由于其它企业的复制而被挤出市场。本文第一章的第四节对“权衡”的概念作了分析,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仍然是以企<WP=4>业单一的竞争优势为基础,其本质上是一种静态的观点;Barney(1991)的观点则是以既定的企业资源为基础的。这种观点使企业产生积累有价值的技术资产的倾向。一个矛盾的现象是,在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是那些显示出及时反应能力、迅速而灵活的产品创新、并能够利用管理能力有效地协调并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企业。如果脱离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积极反应能力,作为可持续竞争优势来源的既定形式的企业资源优势会由于某些原因而消散。首先,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在某一时刻,产业中竞争结构的不可预期的变化可能使得企业拥有的资源不再有价值了。例如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版权保护的期限缩短等。其次,从企业自身来看,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无形资源如知识和能力,但组织的惰性、路径依赖的锁定效应、因果模糊性(Wilcox & Zeithaml, 2001.)阻碍了资源、知识和能力的在企业内的有效流动,不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维持。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理论和RBV分别从行业结构(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的角度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但在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时,这两种理论都遇到了困难。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解释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维持和消失。但他最初的意图是解释引起商业周期变化的原因,而不是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本文认为,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应当是一系列竞争优势的连续体。这一系列的竞争优势之间存在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用哲学上的术语讲,企业的创新应当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建立在企业创新活动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在这方面,D’Aveni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模型和Kline&Rosenberg(1986)链环—回路模型考为我们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框架。链环—回路模型中创新源泉的多样性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依赖于制造商与用户、供应商之间整合起来的能力。制造商、用户、供应商甚至制造商的竞争者之间的这种“合作竞争”关系改变了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分析框架下五种力量之间的“纯粹竞争”关系,从而蕴育了企业创新的土壤,成为企业持续创新得以实现的保证。在创新路径的K-R回路中?
其他文献
<正>罗森便利店是行业内唯一连续4年获得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的企业,它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管控值得同类企业借鉴罗森(LAWSON)便利店于1975年4月在日本成立,1996年进入中国,如今
<正>近日,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出台《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的意见》,明确纪检监察干部履职行为规范,重申"五个严守""五个不准""十六个决不允许"的纪律要求,为深入推进纪检监
工程项目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风险可能会带来灾难,也可能带来利润,关键是如何看待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实践证明,要成功达到规避工程风险,节约成本,甚至增加赢利的目的
人权全球化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主要现象之一。它不仅仅意味着人权制度的跨国作用 ,而且也意味着人权思想、学说、意识的跨国交流。在人权国际化的过程中 ,宜以人道主义和权利本
<正>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司法审判去行政化是司法体系和司法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因此,司法审判去行政化必将成为国家
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日益缩短、生产周期越来越短、生产批量越来越小、新技术不断引入,这些是表面贴装技术(SMT)行业所存在的不争的事实。如何提高SMT系统的生产
钢丝网复合砂浆是以钢丝网或钢丝网和加筋为增强材料,水泥砂浆为基材组成的薄层结构,钢丝网也可以用其它合适的金属材料代替。已有的研究表明,钢丝网复合砂浆是一种可靠的、经济
本论文尝试在“一般系统论”和“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体系下,以成都府南河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城市滨水空间创造的理论研讨。在深入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滨水空间绝不
<正>政府采购的"电子"时代,协议供货竞买人"背靠背"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电子"时代下公共资源交易的新前景。岁末的蓉城虽然已被寒冬包围,但为期两天的全省公共资源交易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精神实质和实践纲领。它的必要是由法的普遍性属性和经济法自身特征决定的。根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计划原则和反垄断原则。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