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磨削由于磨削高温、反复碾压产生的工件表层材料过度变形、微裂纹、残余应力和表面层污染等,在工件上形成表面缺陷层,同时表面粗糙度和波纹度也较大。这将影响零件疲劳强度、抗蚀性和接触刚度等使用要求。重要零件需要在磨削后进行去除表面缺陷层、降低粗糙度和波纹度的微去除加工,但这增加了工序并需要特殊设备,给生产造成不便,增加了加工时间和生产成本。本文创新提出一种在磨床上进行的磨粒喷射精密光整加工新方法。该方法在磨削后停止砂轮切入进给,将磨料混合液注入磨削区,借助砂轮旋转和楔形区挤压流体的压力速度场使微细磨粒获得能量,实现对工件进行有边界约束的微去除加工。研究表明,该加工方法既保持或获得高的表面形状精度,又可以高效地获得具有粗糙度R_a0.15~1.6μm的无缺陷加工表面,实现高效、高精度、低粗糙度,并且磨削和抛光可以集成的表面精密光整加工。本文对砂轮约束磨粒喷射精密光整加工机理及表面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若干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总结全文,本论文的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阐述了光整加工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光整加工技术的分类、特点和发展方向,重点论述了游离磨粒精密光整加工技术的性能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方向,论述了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2)根据Navier-Stokes方程和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建立了砂轮约束磨粒喷射精密光整加工中砂轮、工件楔形接触区流体动压力的三维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研究了楔形区流体动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砂轮与工件之间楔形区域形成的流体动压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依据Navier-Stokes方程和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建立的动压力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理论模型能很好的预测接触区流体压力场分布。 (3)建立了砂轮、工件楔形区流体速度场模型,研究了楔形区流体速度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磨粒速度与磨料液流速度之间的关系。 (4)基于磨粒特征尺寸与砂轮、工件之间液膜厚度比值变化,研究了砂轮约束磨粒喷射精密光整加工材料去除机理,即:两体研磨加工,三体抛光加工,磨粒喷射加工,流体动压力剪切加工以及化学机械加工等加工模式的集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