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矿大断面硐室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采掘设备及运输设备的高度机械化、大型化,对巷道断面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大断面巷道或硐室,尤其是断面达96m2的大断面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大,支护结构受地应力及围岩应力重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巷道断面增大显著增加了支护难度。因此,研究大断面硐室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其支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现场观测与理论分析,按照支架大换装硐室围岩破坏形态、破坏过程及其成因,其破坏类型可划分为松动破坏、拉断破坏、剪切破坏、岩爆破坏和膨胀变形破坏5类。认为支架换装硐室在原方案支护下变形破坏主要原因是断面大、应力高而围岩强度低及支护不合理。根据支架换装硐室的变形破坏特征,提出了大断面硐室分区耦合稳定控制原则及原理:针对硐室围岩破碎区、塑性区和弹性区,其破坏程度逐渐减小,达到稳定所需的支护强度也逐渐减小特点,采用锚杆、注浆锚索、长锚索的协调支护;高强、高预紧力锚网索支护,充分发挥锚杆锚索支护作用及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分区注浆加固围岩,改善围岩力学性能,提高其稳定性。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对大断面硐室分区稳定控制效果,提出分区稳定控制技术:3m长锚杆、8.3m长注浆锚索、15m长锚索,由浅至深形成0~3m、3~8m、8~15m三个层次的承载圈的,并用相似模拟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方法对特大断面硐室底板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反底拱和底板锚索群加固两种底板控制技术,并用FLAC3D软件建立了两种底板控制方案的数值计算模型对其支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区耦合稳定控制技术能很好的控制硐室围岩帮、顶变形;底板锚索控制大断面硐室底鼓效果好。分区耦合稳定控制技术在王庄矿大断面支架换装硐室进行了现场工业性应用,观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得到很好的控制,增强了巷道的整体稳定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其他文献
<正>蔬菜生理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它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生物
本文以某机型产品顶盖为例,对不同结构和安装型式下钣金件的抗振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钣金件厚度和结构形式对其抗振性能影响较大,而安装形式对其影响较小.在钣金件减
虽然近些年中国经济增速缓慢,但动画产业仍然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尤其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下,动画产业由最初的只注重数量转变为不仅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同时,向着精简
气病是民国初年著名医家张锡纯的临床理论和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大气论、元气论、冲气论以及从冲脉论治妇科疾病等方面,其中多有创新之处,不落前人窠巢,结合自身丰富
成品油管道输油站和配套油库分属不同管理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日常工作经验,指出了站库在下载流程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憋压、油罐冒罐、下载窜油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明确操作
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决反对“西藏独立”分裂破坏活动,坚决维护西藏社会稳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藏独”分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其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在高校,落实立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