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00和CNV测谎效果的分离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P300和CNV测谎的以往研究分别报告了P300和CNV在测谎中的特点,总结这些研究所报告的一些零碎观点,从先前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测谎中P300可能与刺激属性密切相关,而CNV可能只与被试反应(欺骗反应或诚实反应)有关,与刺激属性无关。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本研究推测P300和CNV在测谎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本研究在一个实验流程下同时诱发P300和CNV两种ERP成分作为测谎指标,并对两个测谎指标进行比较。此外,目前国内的ERP测谎研究一般在被试总体水平上考察某一ERP成分(P300或CNV)的测谎效果,较少有研究者在单个被试水平上考察测谎指标的鉴别能力,而国外已有许多研究在P300测谎研究中使用Bootstrap波幅差异分析法计算出P300在各种条件下的测谎检出率,但关于CNV的测谎检出率目前还未见到报告。另外,P300测谎的以往研究发现在模拟犯罪情境下测谎效果不稳定,这可能是因为有些模拟犯罪情境缺乏真实感,或者因为在这些研究中,主试指导被试进行欺骗,没有诱发被试的“自发欺骗”。研究发现,自发欺骗和被动欺骗在认知过程上存在差异。本研究使用一种改进的“杀人——侦探”游戏作为模拟犯罪情境,希望诱发被试的犯罪焦虑和紧张感,并设置假被试和主试助手以诱发被试的“自发欺骗”。通过设计一种新的实验范式—GKT(guilt knowledge test)的延时反应范式,在测谎过程中同时诱发P300和CNV两种测谎指标,并设置无反馈、有反馈组对P300和CNV的测谎效果进行分离。此外,本研究使用Bootstrap波幅差异分析法分别计算P300和CNV在无反馈、有反馈两种条件下的测谎检出率,以对两个指标的测谎效果及适用条件进行比较。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欺骗行为需要面对后果,使得人们在进行欺骗时具有特定的心理过程,对欺骗后果的加工可能也与一般反馈加工过程有所不同,本研究的目的也包括试探性地分析人们加工欺骗后果的认知神经机制。 在杀人游戏情境中,设置无反馈和有反馈两个实验组,采用GKT(guilt knowledge test)的延时反应范式,考察P300和CNV两种ERP成分的测谎效果。结果发现:刺激呈现后大约450ms诱发了一个正性ERP成分(P300),大约800ms诱发了一个负性ERP成分(CNV)。在有、无反馈两种实验范式下,P300和CNV两种测谎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生了分离—有无反馈不影响P300峰值大小;而在有反馈条件下,“杀手”对于犯罪细节词语(探测刺激)的CNV明显增大。使用Bootstrap波幅差异分析法,分别计算P300和CNV在有、无反馈情况下的检出率,结果发现:两个指标的检出率在有、无反馈两种实验范式下的变化情况也发生了分离。这些结果表明:P300和CNV两个指标具有不同的测谎功能,这可能和它们所反映的不同欺骗心理过程有关。在有反馈组中,以反馈的形式告知被试测谎结果。 另外,分析被试加工代表测谎结果的正负两种(“+0.5”或“-2”,分别代表“撒谎逃过检测”或“撒谎被抓住”)反馈时的脑内时程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反馈出现后的200~300ms时间段,表示“撒谎被抓住”的反馈信息比“撒谎逃过检测”的反馈信息诱发了一个更正性的ERP成分(P200-300),在300~400ms时间段,两种反馈诱发的ERP成分(P300)没有差异,而在450~500ms时间段,表示“撒谎逃过检测”的反馈信息比表示“撒谎被抓住”的反馈信息诱发了一个更负性的ERP成分(N500),负性反馈没有诱发FRN。这些结果说明:P200-300、P300和N500都是与加工测谎结果信息有关的ERP成分。P200-300可能对测谎结果的效价(正性或负性)敏感;P300可能反映被试对测谎结果主观意义大小的评价;而N500可能反映测谎结果所导致的大脑皮层兴奋程度。 本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如下: (1)在测谎研究中,使用GKT的延时反应范式可以诱发P300和CNV两个ERP成分。 (2)P300和CNV两个测谎指标具有不同的认知加工功能,前者与欺骗过程中的刺激加工过程相关,后者与欺骗过程中,欺骗反应准备、产生欺骗意向等过程相关。 (3)在无反馈、有反馈条件下,P300和CNV两个测谎指标的检出率变化情况发生分离。前者在两种条件下均能达到较高的诊断力,而后者只有在有反馈条件下才能达到高诊断力。 (4)P200-300、P300和N500是和加工测谎结果信息有关的ERP成分 (5)在加工代表测谎结果的反馈信息时,P200-300可能对反馈刺激的效价(正性或负性)敏感,表示“撒谎被抓住”的反馈比表示“撒谎逃过检测”的反馈被认为是更消极的。 (6)在加工代表测谎结果的反馈信息时,P300可能反映对反馈主观意义的加工,代表撒谎逃过检测(正性)和撒谎被抓住(负性)的两种反馈被认为主观意义的大小相当。 (7)在加工代表测谎结果的反馈信息时,N500可能反映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撒谎后逃过测谎可能比撒谎被抓住时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更高。
其他文献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特殊的交往过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交往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信息的交流,它还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是一种
目的: 以视觉的汉语真假双字词为材料,用词汇判断任务考察词汇加工过程与表征的关系。 方法: 实验一记录了16名、实验二记录了11名被试的行为数据和ERPs数据。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