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凹陷北洼古近系东营组层序—沉积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as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湾盆地辽东湾地区大中型构造油气田的勘探已进入开发的中晚期,丰富的资料为有效的预测沉积体系和砂体分布,寻找新的有利储集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辽中凹陷北洼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曲折经历表明,复杂断裂构造带下的隐蔽油气藏勘探难度大,风险高。古近系东营组时期,辽中凹陷内发育有多种沉积体系。这些沉积体的发育具备形成油气圈闭的条件。论文针对古近系东营组发育的多种沉积体系,重点研究其发育的沉积特征、主控因素和展布规律,建立本区的沉积模式,从而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共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7个四级层序;并指出三级层序主要以盆地边缘的三级不整合及其对应的整合面为界,而四级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使用较易识别和追踪对比的水退界面进行划分;(2)在建立的层序格架基础上,结合单井相划分、地震相分析以及连井沉积相对比,对沉积体系微相特征与展布特征展开研究,重点描述了沉积相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在东三层序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湖泊沉积。东二层序时期,研究区发育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底扇沉积。东一层序时期,研究区发育湖泊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3)构造沉降、湖平面变化、物源体系对层序-沉积体系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它们共同影响了沉积演化过程;构造运动对物源、古地貌以及可容纳空间具有控制作用;湖平面升降的不同阶段形成的沉积体的类型不同;物源供给决定湖盆内部沉积体系的主要类型。(4)分析研究东营组东一段、东二段和东三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归纳出研究区的演化规律;东三层序沉积期以大型湖泊沉积为主要特征;东二层序沉积期广泛发育湖底扇沉积体系,和大型的轴向三角洲。(5)通过对生储盖组合、圈闭条件以及输导系统的分析,预测出了研究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相带。
其他文献
城乡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处理好城乡关系对社会主义城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城乡关系方面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城乡发展不协调,包括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差异大、城乡主体各自享有权益的不均等、城乡整体差距大。新中国成立至今,在处理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再加上国家政策偏向发展城市,这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由此,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过程中遇到
人类社会从远古混沌无序的初始状态逐渐演变成为稳定且有序的状态,构成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且具有自组织特性。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文化是社会自组织系统驱动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音乐是研究文化的重要领域,在线音乐社区和社交网站陆续出现,为音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社会化数据。结合新兴的大数据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手段,研究者在音乐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本文在音乐文化感知研究、音乐文化社会学
研究了流动注射氧化碳纳米管在线固相吸附预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痕量铜。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pH6.0时,吸附预富集60s的条件下样品流速为3.2mL·min^
当前,由于部门利益、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以及考核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原因,许多乡镇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错位的现象。对此,要解决乡镇政府行政错位,应理顺乡镇政府与上级的关系,准确
本文以辽中凹陷断裂差异控藏为目标,以断裂特征为主线,以断裂差异演化为切入点,在前人对辽中凹陷断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油气资料,系统分析辽中凹陷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飞跃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线视频网站的业绩越来越突出。但行业竞争也愈加激烈,各大视频网争相预先规划未来,抢占移动互联,而这种竞的本质是走差异化道
近年来,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持续强化,小微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重要的微观主体,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因而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在市场竞
以钛酸四丁酯和自制铁酸锌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未掺杂的TiO2 和掺杂不同量的ZnFe2 O4/TiO2 纳米粉体 ,通过XRD、TEM对产物的晶体结构、晶粒大小、形貌进行了表征
目的:本论文使用自发性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模型探究不同聚合度的菊粉即长链菊粉(Long chain inulin-type fructans,ITF(l))和短链菊粉(Short cha
目的:研究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中p73、p15蛋白的表达和DNA倍性与其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探讨p73、p15蛋白表达、DNA倍性三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以及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