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粉CO--H2气体流态化还原反应过程动力学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资源、能源、环保等国家政策持续促进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以实现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流态化还原的FINEX炼铁技术在直接处理铁粉矿、摆脱焦炭依赖、缩短炼铁工艺流程、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成为具有潜力的炼铁新工艺之一。流态化还原炼铁技术以流化床作为反应器,以气体作为流化介质及还原剂,显著增强了还原气体与铁矿粉间的动量热量质量传递,大幅改善了还原反应的动力学条件,促进了化学反应的进行。研究铁矿粉在CO及H2混合还原气体作用下的反应动力行为及机理,将有助于复杂气氛条件下铁矿粉流态化还原过程的认识和相关工艺的发展,论文选题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采用微型流化床气固反应测试系统为实验平台,以CO、H2气体及其混合气体为还原剂进行铁矿粉还原过程动力学实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反应速率、转化率、反应时间等关键反应过程参数的变化规律,获得了温度、还原气体种类、气体浓度、颗粒粒度等因素对铁氧化物还原过程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得到了铁矿粉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确定了反应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和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表明整个还原过程存在限制性环节的转变;最后,通过对多个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铁矿粉还原过程限制性环节的转变点以及各个限制性环节的作用区间。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①升高温度及增加气体浓度有利于反应过程的进行,H2气体含量的增加可进一步缩短反应时间,但过高的CO气体含量会促使析碳反应加剧,阻碍反应进行,各条件下还原反应速率整体上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单一气体还原过程中,对于CO气体,反应速率在转化率X为0~0.2内达到最大值;对于H2气体,速率的最大值在转化率X为0.2~0.6之间;而对于混合气体,CO反应速率在达到最大值后的下降过程中会出现一次小幅的上升,然后继续逐渐下降,出现时间处于转化率X为0.2~0.6之间,主要原因是反应由Fe3O4→FeO逐渐转变为FeO→Fe过程所致。增加气体浓度有利于反应进行,特别是H2气体含量的增加可进一步缩短反应时间。适宜的气氛组成、较高的还原温度及较低的矿粉粒度可加快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还原效率。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温度、使用小粒度矿粉,使用富氢气体,均可促进反应进行,提高生产效率,这些都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②反应过程动力学参数的计算及机理分析表明,还原条件对反应活化能及控制机理均有影响。纯CO或纯H2气体还原巴西铁矿粉过程表观活化能范围分别为ECO=36.2~85.5/COKJ/mol和EH2=24.2~56/KJ/mol,混合气体还原巴西铁矿粉过程表观活化能为Emix=14~41.8KJ/mol,而混合气体还原澳洲铁矿粉过程表观活化能值为13.6~60.6KJ/mol;反应过程的控制机理主要由界面化学反应、内扩散控制机理组成,矿粉粒度对反应时间及内扩散环节影响显著,在温度及还原气氛一定的条件下,粒度越大还原时间越长,反应后期更倾向于内扩散控制机理,澳洲铁矿粉由于密度较大,中后期同样更易受气体内扩散控制。
  ③混合气体还原巴西铁矿粉过程中,反应过程转化率0.1<X<0.5时控制环节为化学反应及气体内扩散混合控制,转化率0.6<X<0.9时为气体内扩散控制,转变点则处于0.5<X<0.6之间;混合气体还原澳洲铁矿粉过程中,转化率处于0<X<0.4时为化学反应控制,转化率0.6<X<1时为内扩散控制,0.4<X<0.6为化学反应向内扩散控制的转变区间;在973K时符合G(X)=1-(1-X)1/3三维相界面反应模型,在1023K、1073K温度下为G(X)=1-(2/3)X-(1-X)2/3气体扩散模型;不同粒度矿粉还原过程基本上符合G(X)=1-(1-X)1/3三维相界面反应机理模型,400-500μm粒度矿粉在转化率X为0.8<X<1时更符合G(X)=1-(2/3)X-(1-X)2/3三维扩散模型。
其他文献
首届“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评奖工作于2021年6月30日圆满结束。本届评奖共收到专家推荐论著20种,其中著作11部,论文9种。评审委员会认真审议了每一种参选论著,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提名奖5名:  一等奖:许子滨(香港岭南大学)《礼制语境与经典诠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  二等奖:胡 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元音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陈 瑶(福建师范大
期刊
2014年3月28日早晨,在异国他乡长眠60余年的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由专机从韩国仁川机场运抵沈阳桃仙机场。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接收牺牲在韩国境内的志愿军遗骸。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的老兵和烈士后代,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外早早守候,迎接亲人回家。  迎接,空军战斗机升空护航   28日上午6:30,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437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   中方交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
期刊
2021年8月27日上午,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前夕,烈士遗骸DNA比对鉴定评审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根据烈士与亲属的DNA比对结果,并综合其他信息、历史资料,为梁佰有、展志忠、林水实、吴雄奎4位烈士找到亲属。这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继2019年9月,首次为6名烈士确定身份并寻亲成功后,再次取得成果。  DNA鉴定帮英雄找到亲人   “这次工作取得了突破,除了通过烈士印章信息寻找亲属外,其中的一位
期刊
2014年3月28日,沈阳桃仙机场,军乐奏响,棺木肃列,国旗迎风飘动,战斗机迎接护航,场面极尽哀荣。这是中国迎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的仪式。在漫长的六十余年等待后,这些烈士遗骸终于回家。   为了这一天,一群人一直在默默努力。他们中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媒体记者,有志愿军老兵,有现役军人,以及许许多多为之奔走的普通人。在众人的合力之下,这些漂泊已久的英灵最终归来。  “他们不是孤魂野鬼
期刊
2021年9月28日1时20分,91岁的志愿军战士曹秀湖在沈阳安详辞世。   从第一批志愿军遗骸归国起,每次曹老都会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迎接战友回家。   今年9月3日,因身体原因,曹老只能通过病房的电视,收看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安葬仪式。当运送遗骸的军机在沈阳降落时,曹老泪流满面:“想啊,想啊,有感情……”   2014年3月28日,记者第一次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门口遇
期刊
钛在改善和提高钢材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许多钢种的重要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高钛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易发生水口堵塞或结瘤、结晶器内结鱼等问题,它们是制约高钛合金钢连铸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连铸保护渣的应用,在高钛合金钢连铸顺行和铸坯质量保障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但是,传统高钛合金钢连铸保护渣的SiO2含量较高,结晶器内钢渣反应强烈,保护渣在浇铸过程中性能逐渐恶化,容易出现铸坯表面质量问题和粘结甚至漏钢等事故,迫使连铸生产过程降低拉速甚至中断浇铸。关于高钛钢连铸时结晶器内严重的结鱼现象,至今
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巨大、优质焦煤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严峻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故优化高炉炼铁工艺,实现节能减排迫在眉睫。而降低高炉焦比,提升炉身反应效率对节能减排意义重大。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开发兼具高反应性和高强度铁焦的新思路。但在铁焦制备的同时,面临着铁焦反应性提升机理研究不深入、铁焦强度低及其在高炉演变行为不明确等问题,限制了铁焦的生产与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阐明了含铁物质对煤热行为及所得铁焦性能结构的影响特征,优化铁焦制备时含铁物质配加种类及配比,然后从热解过程热塑性区间内煤基质结构及胶质体的变
随着人类经济建设和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降低燃煤电厂CO_2排放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可靠的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冷氨溶液相较于传统有机胺溶液而言,由于其优异的CO_2吸收性能、热稳定性强、再生能耗较低、对设备腐蚀性小和氨挥发程度低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工业应用上烟气中存在SO_2气体将会对冷氨溶液吸收CO_2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燃煤电厂烟气条
高锰高铝钢,因其高强度高塑性的性能优势,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大类钢种除在汽车轻量化和高安全性方面是热门钢铁材料外,在机械、交通运输和建筑行业也倍受青睐。采用“转炉-炉外精炼-连铸”工艺生产高锰高铝钢,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品质,是该类钢种普遍推广应用的技术基石。国内外研究者攻坚克难,已解决了冶炼、精炼中的大量技术难题,特别是在材料成型加工和后续热处理等物理冶金方面理论技术更加成熟。但是,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渣反应及其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却成了目前卡住高锰高铝钢连铸顺行的一根鱼刺。保护渣中
[关键词] 传信;认识情态;视觉传信;听说传信   [摘 要] 本文对北京话认识情态副词“光景”和“有信儿”的来源及历时演变进行了系统考察。前者由视觉传信用法发展而来,后者则由听说传信用法发展而来,语义演变路径均可概括为“(证据)可靠性高>(命題)确定度高”。“有信儿”的听说传信用法强调信息来源可靠,具有一定的类型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1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