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NOx煤粉燃烧技术现状及其燃烧器性能优化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但也因此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煤的燃烧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提高煤尤其是劣质煤的燃烧效率、燃烧稳定性能和降低污染物的生成,高浓度燃烧技术和燃烧器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煤燃烧时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及控制其排放的技术,包括NOx的生成机理,N<,2>O的生成和破坏,燃烧方式对NOx排放的影响,重点介绍一种低NOx燃烧技术:PM型浓淡分离燃烧.PM型浓淡分离燃烧器是最早引入我国的低污染型煤粉燃烧器.其主要原理是借助离心分离作用,将一次风粉气流分成浓淡两股.浓相气流容易着火,淡相气流则支持后续的燃烧并补充氧气.这种浓淡分离的燃烧技术由于分离了NOx生成的两个基本必要条件:高氧和高温,因而可抑制燃烧产物中NOx含量.黄台电厂7号炉为日本三菱公司制造的300MW级煤粉锅炉,燃烧方式为直流燃烧器四角布置、切向燃烧,采用较早期的PM浓淡分离型直流燃烧器.这是一种典型的分级燃烧方式,然而,其浓、淡风口的风量分配悬殊较大,浓相喷口的过大风量使其内的煤粉浓度实际上提高不多;另外也使浓喷口的一次风速偏高,不利贫煤着火.造成的结果是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较差,最低的不投油稳燃负荷仅能达到60%~65%,故需对此燃烧器进行结构改造.本文以此类燃烧器作为研究对象,在模化试验的基础上对电站锅炉PM型煤粉燃烧器的分离装置进行结构优化.并应用了数值模拟软件PHONICS,采用常用的κ-ε双方程模型等数学模型,对燃烧器不同结构进行了气固两相流流动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器存在一个最佳结构模型.同时,κ-ε双方程模型可以应用于电厂锅炉的PM型浓淡分离燃烧器模拟,实践证明计算是成功的.在模拟实验中,对PM型煤粉燃烧器的分离器进行了改造调整和结构研究,就影响浓淡比和风量分配的结构因素进行了模拟试验、确定了主要影响一次风、粉浓度分离器的结构特点,得到了分离器在不同方向上的结构变化对风、粉浓度的影响规律.本研究所得出的结构组合以及优化参数已经用于300MW电站锅炉PM型燃烧器的分离装置的设计,并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其他文献
光伏发电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当今发展最快且最有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电池作为光伏发电技术的核心,面临两个发展瓶颈:成本高和效率低。表面微结构具有独特
年龄作为人体最基本的生物特征之一,此信息的获取是法医、刑事侦查、人口普查等领域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骨龄检测是目前运用较多和比较成熟的一种年龄推断方法,因为骨骼某阶段
本文针对南通电厂#2机组热控系统老化故障、一期高加水位控制系统存在问题以及二期热控设备和系统在机组投产初期暴露出的大量问题,提出了热控系统改造方案并实施.主要内容如
长期以来,微波冷冻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机理始终是进一步发展此项技术需要解决的难题.该文系统地分析了含湿多孔介质在微波冷冻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机制,建立了描述非饱和含湿
学位
循环流化床(CFB)底部区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是一个具有十分重要的工程背景的课题。本文利用热颗粒示踪技术研究了矩形截面CFB底部区内的流动特性,并利用自制的传热探头研究
荧光分子成像技术具有应用方便,灵敏度高,标记靶点多样通量高等优点,在疾病诊疗、药物研发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荧光分子按其来源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
在汽油中加入添加剂是提高汽油各项性能的有效办法之一.生物基汽油添加剂能是解决四乙基铅、甲基叔丁基醚(MTBE)等添加剂对环境二次污染以及对废气后处理装置的毒害等问题的
腔内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endotomography,EIE)技术是将电极或探针放置在人体体腔内,通过对电极注入电流,测量由电流产生的电压响应,从而重建人体内部组织电特性
  果均与实验值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计算轴对称自由射流中,流场的计算倚赖于网格的形式:沿流向不同的网格疏密度会导致扩张速率的计算值不同,推测这是由射流场特殊的边界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