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全球化的一个命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许多国家相继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和标准,促使其成为新的研究视角。应时代的要求,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而没有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就没有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 “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指标,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在于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从建国初期中小学教师需达到初等师范毕业程度,到今天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提升到研究生学历。将教师的学历不断提升到研究生层次,不仅是发展趋势,也是对教师贯彻终身学习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的实践性需求。山东省作为一个人口和教育大省,近年来,中小学教师中研究生学历人数不断增加。作为中小学教师中的高学历群体,他们的专业发展状况如何,存在哪些特殊性,有哪些影响因素限制了其专业发展,又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以此适应国家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本文在对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以及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叶澜对相关研究的理论,以山东省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与本科学历的教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生学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总体上状况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专业情意上整体满意度不高,压力过大;实践性相关的专业知识与学历不成正比;专业能力不足整体结构不尽合理。分析其原因主要可以从教师自身、学校和社会、集体三大方面进行剖析。根据研究生学历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刻剖析原因,得出解决的建议。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加强方法技能知识的学习、有意识地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单位要加大师资力量、合理设置课程、成立专业化的教师教育机构;学校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入职培训、创设良好的学校氛围、增加适当的竞赛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