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5G的移动通信技术及其优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er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的通信体验一直是移动通信技术领域追求的目标,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成为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力,并由此归纳出未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四个主攻方向:连续广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本论文将针对上述需求开展研究。首先,针对5G系统应满足高速移动环境通信的需求,深入研究了在高速移动场景下,影响通信质量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和降低时延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围绕信息内容传输分发,提出基于内容中心网络技术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论文利用ndnSIM 2.0平台,仿真了该网络架构的性能特征,并与高速移动通信系统(GSM-R)网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TCP/IP架构下的移动通信网络,本文提出的网络架构可有效缩短传输时延和转发时延,并使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和增加基站覆盖密度是网络设计和部署急需解决的理论与工程问题,与之相关的各种技术成为移动通信技术领域长期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无线网络底噪和干扰的测试精度,本文提出基于时隙滑窗的训练序列码并行检测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对全频段(包括广播信道频点和专用业务信道频点)完整帧周期内的时隙功率及载干比(C/I)的检测,并且能有效区分时隙的空闲状态和业务状态,定位来自不同干扰小区的同邻频干扰信号。该成果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对于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具有实用价值。同时,基于路测采集的多种制式的海量无线网络测试数据,提出空口数据的汇聚滑窗传播模型校正方法,并结合多边形重心定位算法,实现了复杂部署场景下的基站站址优化。在此基础上,引入云计算、GIS、大数据处理等技术,分析并获取基站基础信息、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及性能特征,为进一步优化网络奠定基础。该成果已经应用于实际工程,表明所提出方法可降低超密集网络部署的复杂度和成本,对于连续广覆盖、高容量的超密集组网的站址优化及网络规划建设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另外,本文针对自组织传感器网络的安全应用场景,研究了簇头选举的信任模型,提出一种考虑节点安全特征的、基于模糊逻辑的簇头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利用基于beta分布的信任管理方案来计算节点的信任值和检测恶意节点,不但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节点被选为簇头,优化簇头的分布,更具有优秀的能量效率表现,对于低功耗大连接场景下的物联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小针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有51例患者采用小针刀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气腹、头低臀高(Trendelenburg)体位以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40例60岁以上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全麻诱导插管后,机械
<正>陈志武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前景乐观,但目前也面临着严峻风险与挑战,如不正确处理和化解风险,中国经济转型可能遭遇坎坷。前不久,陈志武教授应邀来到国家外国专家局,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普及,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手机已成为继互联网后"第五媒体",手机不仅囊括了最基本的通讯功能,甚至包括交友、购物、休闲、娱乐及理财等一系列强大的功能,随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通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2014年第2期)、中国学术文献(CNKI
目的:探讨超声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筛查及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分析影响DDH的相关因素,以便开展早期诊断治疗、降低DDH的发病率。方法:对2014年3月—2019年4月南
对2002—2011年10年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指数和CPI数据进行比照分析后发现,我国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的变动趋势关系较为复杂,故而有必要厘清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此,
针对现有钻井液循环系统存在外形尺寸大、设备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结合煤层气井作业环境、施工工艺、设备能力等特点,对钻井液循环系统中泥浆泵组和固控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废弃物产生的体量基数也越来越大,这成为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目前,种植油用牡丹已成为陕西省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了保证牡丹籽油的营养,牡丹籽必须和牡丹果荚一起采摘,但提炼牡丹籽油时废弃的牡丹果荚就变成了废物或被当做柴火燃烧,无法充分利用。因此,将牡丹果荚废物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牡丹果荚制备合成了三种碳量子点,利用表征分析对其形貌、结构、组成和性质进行了讨论,研究了水环境中其对铁离
目的观察对牙周病患者行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奥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口腔医院择取30例牙周病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行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