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毛铁线莲开花生物学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mengy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毛铁线莲(Clematis fusca)是我国北方地区春夏季节不可多得的园林观赏素材,对其开花生物学的研究可以为今后其花期调控、育种繁殖以及园林应用奠定基础。本论文以从吉林省烟筒山引种的3~5年生褐毛铁线莲为试材,对其花芽分化与发育过程、花部综合特征与繁育系统、开花物候及传粉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开花生物学特性,为今后其花期调控、育种繁殖以及园林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褐毛铁线莲的花芽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未分化时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以及雌蕊原基分化期。花芽分化从五月中下旬开始,大约10d左右可以完成,随后进入花器官的发育阶段。褐毛铁线莲雄蕊多数,花药横切面呈蝴蝶型、花药四室,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1-2层)、绒毡层共4层结构。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产生的四分体类型包括左右对称型与四面体型两种。褐毛铁线莲成熟花粉为二细胞三沟型花粉。成熟胚珠为单珠被、呈兜状的倒生胚珠,胚囊结构为7细胞8核。褐毛铁线莲单花花期为5~7d,单花开放过程依据花蕾不同时期的状态可分为花蕾形成期、花蕾膨大变色期、花朵绽放期、凋落期以及种子形成期。单株花期平均持续23d,在11~33d之间变化,开放次序规律性不明显。植株聚伞花序明显,花量丰富,开花时间上具有层次性。雄蕊数量平均为108个,变化幅度为82~146个;雌蕊离生心皮数量平均为78个,变化幅度为50~108个。此外,褐毛铁线莲的花朵开放存在异常情况,萼片会出现多裂或者花萼重叠的现象。花粉活力测定最适方法为醋酸洋红法,显色效果明显、易于区分且操作简便。褐毛铁线莲散粉呈阶段性进行,花粉活力较高。柱头在散粉前后就已经具备可授性,因此认为雌雄同熟。柱头在开花后第2~4d的可授性最强,而花粉活力在第2~4d也保持较高的活力,为授粉的成功提供了保障。花萼片腹面较为光滑,背面则被满长绒毛,具有气孔器。褐毛铁线莲杂交指数估算结果为4,花粉-胚珠比结果为3615.68,再结合套袋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褐毛铁线莲的繁育系统为异交,部分自交亲和,过程中需要传粉者参与的类型。褐毛铁线莲种群花期为6月初至8月初,种群花期持续时间为46~48d。2016年与2017年两年的开花曲线均呈单峰型,每年只有1个开花高峰期。访花者有12种,分属5目8科,其中传粉昆虫有5科7种。主要传粉昆虫为膜翅目的密林熊蜂、胡峰和细切叶蜂及双翅目食蚜蝇科的黑带食蚜蝇、短尾管食蚜蝇,盗蜜昆虫主要为蚂蚁。其中三星苜蓿盲蝽的单花停留时间最长,但密林熊蜂的访花频率最高,黑带食蚜蝇次之。不同访花昆虫的日访花频率差异较大,密林熊蜂的访花时间为9:00~18:00,主要集中于上午,黑带食蚜蝇的访花时间贯穿开花时间,集中于中午。综合而言,膜翅目与双翅目昆虫对褐毛铁线莲的传粉作用远大于其他昆虫。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路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仍会存在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针对路桥的质量都会产生可大可小的影响,所以如何加强路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对于整个路桥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针对路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路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分析和讨论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充分表明了道路桥梁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影响,道路通畅了自然会带动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近几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通信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作为电力通信系统“心脏”的电源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信监控系统在保障通信设备和通信电源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等方面,将
裂缝调查是建筑物安全鉴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裂缝调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其危害,可以为进一步进行检测、鉴定及加固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是对建筑物及构建物设施进行的规划、勘察、施工等进行繁杂的安装工程,建筑工程的工作周期较长,影响因素多如国家政策环境,还有企业内部各个方面对建筑工程都有较大
目前,IEEE802.11系列的WLAN已成为市场发展的主流,在IEEE802.11标准体系中又分为IEEE802.11b(又称Wi-Fi)、IEEE802.11a、IEEE802.11g,就其应用的广泛性,IEEE802.11b独占鳌头.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在高中教学中要利用多种渠道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本文从法律、风险、职能定位、行业管理、应用指出了现行代建制存在缺陷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代建制的完善和健康发展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正】 人类在前审美期(审美准备期)不同阶段的种种活动,都根植于农牧耕猎生产,体现着人类征服和利用大自然,向真善美迈进的不同深度,也体现着人类对自身本质力量确认的不同
本文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对如何提高造林工程,加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