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酶的筛选及其在不对称合成手性羟基酸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qsams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对称合成的发展促进了生物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并用于合成许多手性化合物。光学活性的α-羟基酸酯广泛的作为天然产物的重要结构单元,同时也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手性砌块。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通过生物催化和生物还原两种方式采用氧化还原酶来合成手性的羟基酸酯及其衍生物。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筛选了一种能活化苯乙酸甲酯亚甲基的碳氢键的新型的氧化酶,用于合成高光学活性的(S)-扁桃酸甲酯。第二,同时也筛选到一些含有高活性还原酶的微生物菌株应用于许多药物的重要中间体—α-羟基酸酯的合成。   生物催化羟基化反应作为一种获得手性醇的重要方法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作者成功地筛选到含有高羟化酶活性的微生物菌株Helminthosporium sp。CIOC3.3316,能高效的羟化苯乙酸甲酯,得到92%ee的(S)-2-羟基苯乙酸甲酯。对映选择性羟基化反应代表了一类新型和实用的反应,这为合成酚羧酸酯和α-羟基酸酯提供了一种绿色合成的新途径。并为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化学模拟羟化酶的设计和构奠定了基础。   筛选一些含有高活性还原酶的微生物菌株用于制备一些重要的中间体。主要包括以下4个部分:1)筛选到含高活性还原酶的微生物菌株Yarrowia lipolyticaCIOC2.1506用于制备高对映选择性的(R)-2-羟基苯乙酸酯。2)筛选到含高活性还原酶的微生物菌株Candida boidinii sp,通过微生物直接还原苯丁酮酸酯,合成ACE酶抑制剂的重要中间体—(R)-2-羟基苯丁酸乙酯(>99%ee)。3).筛选到含高活性还原酶的微生物菌株(Candida magnoliae sp.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p.),分别能高效的制备(R)/(S)-γ-羟基苯丁酸酯(>99%ee),其中,(R))-γ-羟基苯丁酸酯血小板歧化因子(PAF)的重要中间体。4)试图筛选含高活性还原酶的微生物菌株能催化还原β,δ-二酮酯,其产物手性的β,δ-二醇是合成他丁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然而,不论是单羰基还是双羰基还原的产物均未获得。
其他文献
基于冠醚类主体化合物的主客体化学已发展为超分子化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超分子组装作为一种新的化学合成方法倍受关注,它能够有效地合成一些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法一般很难得
近年来,具有特殊表面润湿性的仿生超疏水表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且已在自清洁、防覆冰、金属防腐、油水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电化学研究中,反应过程和电子转移都发生
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毛细管电泳技术在中草药黄酮类活性成分分离分析的方法学研究,第二部分为多孔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技术的研究,第三部分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天然
本文以β-环糊精/二茂铁主客体识别体系为基础构筑了几类超分子体系,并探讨了该超分子体系的可控性及其应用;另外将β-环糊精作为基本主体单元引入到纳米材料中,得到了兼具纳米
沙田柚(Citrus grandis(L.)Osbeck var.shatinyuHort,亦称pomelo)是驰名海内外的中国特产水果,原产地广西容县沙田村,现于广东梅县大量种植。沙田柚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好的药
本论文采用聚电解质自组装的方法制备聚合物纳米材料,设计了不同的聚电解质多糖自组体系,验证了聚电解质多糖一小分子自组装体系的普适性,制备了一系列聚合物功能纳米材料,并研究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类新颖的8-羟基喹啉2位上噻吩取代的衍生物,及其相应的Zn配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质谱(MS)、元素分析(EA)、和核磁共振谱(1HNMR)确定了目标
本文设计合成了4个新的2位芳香杂环取代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及其金属锌的配合物。首先以2-甲基-8-羟基喹啉为起始原料,和四个杂环芳基醛经Perkin类反应得到乙酰化的8-羟基喹啉
甲基三氧化铼(CH3ReO3,简称MTO)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并逐渐为人们所认知一种高效的过渡金属有机催化剂。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并具有多种优良的催化性能,能够高选择性的催化
利用生物催化方法进行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制备已成为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微生物催化还原前手性的羰基可以得到手性醇,可以用于很多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合成中间体。本论文利用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