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胆囊旁及大肝管旁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资料和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海扶肿瘤中心接受HIFU治疗的确诊为肝恶性肿瘤的患者,有病灶临近胆囊、一、二级大肝管(病灶与上述部位距离<1cm)的,共32人(男27人,女5人)。其中原发性肝癌25例,转移性肝癌7例,共计病灶37个,胆囊旁病灶4个,大肝管旁病灶33个,平均直径4.9±2.9cm。治疗前后分别检测ALT、AST、ALP、TB、CB、TBA变化及作动态增强MRI评估治疗效果和胆囊、肝管情况,并进行随访,定期了解ALT、AST、 ALP、TB、CB、TBA变化以及病灶、胆囊和肝管情况。结果:超声消融后1周,测定外周静脉血ALT、AST、ALP、TB、CB及TBA,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MRI提示,所有37个病灶,消融后无灌注区完全覆盖病灶的有25个,大部分覆盖病灶(>50%)的有12个,MRI提示肝管及胆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肝管未见扭曲膨隆畸形,远端胆管未扩张,胆囊壁未见明显增厚及缺损。32例患者经超声消融后4-8个月AST、ALP较术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RI提示肝管及胆囊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消融后9-12个月失访5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余25例患者TB较术前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RI提示肝管及胆囊未见明显异常。3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7±6.2月,随访中死亡病例2例,死因为肝功能衰竭,随访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出现胆漏、胆汁性腹膜炎、肝管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短期评价显示,高强度聚焦超声能够有效治疗胆囊及大肝管旁肝恶性肿瘤,治疗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