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与当代电影理论关系微探——以张艺谋、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为例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l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是西方的产物,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照使得中国电影带着深刻的民族烙印。以中国传统美学来研究中国电影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从电影意象或电影意境的角度分析电影,若将中国电影的研究上升到以传统审美思维的高度去观照电影艺术的本质,这兴许是另一条可行之路。因为电影的影像思维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象”思维有着相似的关系。东西方艺术思维的区别与联系,正是中国“象”思维影响下的意象美学与西方电影艺术理论既抵触又契合的根源,通过对二者理论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电影作品分析,有益于探讨中国传统意象美学与当代电影理论的关系。   意象美学与电影理论关系的探讨可从“立象以尽意”开始,二者的关系对立统一,既抵触又相融。在中国当代导演中,张艺谋和贾樟柯分别是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他们的电影创作风格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意象美学与中国电影创作的契合及微妙关系。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和造型设计为“以象寓意”,而贾樟柯电影的结构、物象选择和人物镜头安排等为“以象兴意”。电影影像与意象美学“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等美学原则的相似,说明了以中国传统意象美学观照当代电影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贯通中西古今的方法研究电影,前景可观且意义深远。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科学发展水平的提升,带动了新技术在多种不同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实践.光信息科学技术是其中一项重点内容.本文首先对光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简单概述,随后分别从不同角
目前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存在教学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教学资源缺乏、难以和企业接轨等问题.本文将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技工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大数据在
期刊
电子通信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新材料技术共同编织的新型信息平台,这一平台的出现将帮助人类以场景模式展现信息.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技术将
期刊
德沐:你最近画了一些你在厕所里的画像。在这之前我没有印象看过你的自画像。王广义:我还是个小伙子时曾画过一幅。我觉得那是在一九九六年吧。我在完成它的几天后把它给卖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至校园中对数字校园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天津师范大学校园环境为虚拟空间为例,利用unity3 D软件和3 DMAX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