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Z扫描测试系统的建立及酞菁玻璃的光学特性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7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9年Mansoor Sheik-Bahae等人提出了单光束2扫描技术,由于该方法具有实验装置简单、结果易于分析、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该方法一经提出便受到广泛关注。现在Z扫描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测量非线性光学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我们对该方法及其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在该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自动Z扫描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Z扫描控制及数据采集软件、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电动导轨和功率能量系统。其中,Z扫描控制及数据采集软件是在Windows98操作系统下,利用LabWindows/CVI开发出来的,利用该软件进行双通道扫描可以很方便的消除由于功率波动引起的实验误差;多功能数据采集卡是我们自行开发的,它可以同时控制电动导轨和进行数据采集;电动导轨是由光学精密导轨和步进电机等组装成的;功率能量系统采用的是Molectron Detector Inc.的EPM2000。 我们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八异戊氧基钯酞菁玻璃,并利用自动Z扫描测试系统对该样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大的三阶非线性系数。此外,我们还对掺八异戊氧基钯酞菁玻璃自相互作用过程、光限幅特性和损伤阈值等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在脉冲激光和连续激光作用下,引起酞菁玻璃非线性折射率改变的不同物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钯酞菁在可见光波段具有较好的光限幅特性和较大的损伤阈值,因此该材料可以作为可见光区的光限幅器。我们认为自衍射是影响光限幅特性的主要因素,而由于吸收引起的热效应是影响损伤阈值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正>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动物小说的创作一直层出不穷,成绩斐然,有些创作甚至引起了普泛意义上的读者与时代的共鸣,并在学理层面上引发广泛的争议与辩论,更能凸显出这股创作热
现代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增大,其控制和保护系统更加复杂,局部故障波及范围增大的几率随之增加。提高电力系统故障诊断能力,成为保证大规模互联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全球化贸易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日渐增加的海运集装箱周转量,港口之间的竞争加剧对集装箱码头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泊位-岸桥分配计划作为码头前沿作业的重要一环,极大地影响着码头整体运营效率。而在制定该计划时,船舶到港时间的不确定性对计划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处理不当会造成码头资源的浪费。近些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对船舶到港时间的规律进行分析,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预测船舶到港延迟数据,其
本文采用常规宝石学测试、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电子探针等现代测试手段,对绿色系石榴石主要宝石品种翠榴石、沙弗莱石、马里榴石及钙铬榴石等的宝石学性质进行综合研究,并结合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成分与光谱之间的联系。通过折射率、相对密度和放大观察等宝石学常规测试可以初步确定石榴石种类,翠榴石、马里榴石、沙弗莱石的相对密度范围依次降低,马里榴石的折射率范围比沙弗莱高。钙铝-钙铁石榴石(马里榴石)
传统的遥感图像建筑物测量方法以人工目视解译为主,这种人工测量方法费时费力、成本高,测量结果不理想。随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的实施,高分一号和二号卫星已相继成功发射,可以利用图像分析的方法对遥感图像中的建筑物目标进行识别,一方面便于城市规划管理和地理数据库更新与决策等;另一方面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由于遥感图像地物相对复杂,提取建筑物区域时可能会发生误分割等现象,利用形态学方法提取目标可以
本研究针对授粉后的转化时机对遗传转化效果的影响,采用两种遗传转化方法(处理Ⅰ:授粉后24h切除花柱进行转化;处理Ⅱ:授粉后12h切除花柱进行转化),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番茄花
目的探讨高表达twist基因对乳腺癌SUM159细胞干性特征的影响。方法用慢病毒构建过表达twist基因的乳腺癌SUM159细胞作为实验组(SUM159/twist),空载体构建对照组细胞(SUM159/vect
目前,膜结构因其灵活造型及高透光率在大型空间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用的建筑膜材有涂层织物类膜材和薄膜材料,均为典型的高分子材料,具有明显的粘弹性性能,应力松弛和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110kV线路保护的配置进入了光线纵联保护作为主保护的阶段。现根据最新的110kV线路保护装置的情况,阐述了线路保护的基本配置,对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保
在临床医学中,非介入式的检测技术不断的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技术能够让医生不通过外科手术就能观察到人体内部的解剖结构。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CT)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