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变革。从原始社会、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从模仿的摸索式学习,私塾制的经典诵读,批量化、规模化的课堂教学,到互联网+课堂教学,再到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学,每个时代的教育都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我国一直把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教育均衡要遵从公平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为实现教育均衡的目标,我国采取了不少措施,例如:“特岗教师”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等等,这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国现在已经进入实现全面均衡发展的攻坚期,传统的解决措施不能够满足现阶段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在资金投入的边际效应、时间成本和技术发展方面存在优势。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对于实现教育全面均衡的发展目标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战略的背景,从教育均衡的概念及相关理论阐释入手,阐释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机理。其次,从教育机会、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推进教育全面均衡过程的突出问题:部分地区就学机会不均等、教师资源分配不均以及补偿性教育发展水平不高。再次,对传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及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展开了论述,并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时间、资金投入和技术发展上的优势。再次,分析和借鉴了国内外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的一些成功案例,例如杭州“无纸化报名”促进就学机会公平,北京四中的“高效课堂”助力优质教师资源流通,智能导学系统提高特殊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等。最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教育机会均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三方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