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用于指导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同期加量放疗的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yun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部分治疗前18F-FDG PET-CT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放疗/放化疗后总生存疗效预测价值的研究目的:探讨治疗前的18F-FDG PET-CT是否具有预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非手术治疗后总生存的疗效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近年在我院初治的食管鳞癌患者,入组条件为:1)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2)治疗前未接受化放疗和手术;3)放疗为根治性剂量放疗;4)治疗前接受了18F-FDG PET/CT检查;5)分期检查无远处转移。排除条件:1)病人未完成预定放疗;2)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在PET图像上以SUV=2.5和本底确定原发灶的边界,统计MTV(以SUV=2.5为阈值所确定的食管癌原发灶的几何体积)、SUV等生物代谢参数及性别、年龄、分期、化疗等临床因素并随访生存情况后进行生存分析,观察指标为OS。生存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过治疗前FDG PET-CT检查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30例。全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6.7%、52.1%、26.5%,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的长度越长(p=0.024)代谢体积越大(p=0.006)的患者,总生存越差,多因素分析显示MTV是预测OS的独立影响因子(p=0.012)结论:食管鳞癌原发灶代谢体积是预测食管癌患者非手术治疗生存疗效的独立预测因子。第2部分治疗前18F-FDG PET-CT对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原发灶放疗后局部控制预测价值的研究目的:探讨治疗前的18F-FDG PET-CT是否能预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非手术治疗后原发灶局部控制?方法:研究对象为近年我院初治的食管鳞癌患者,入组条件为:1)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2)治疗前未接受化放疗和手术;3)放疗为根治性剂量放疗;4)治疗前接受了18F-FDGPET/CT检查;5)分期检查无远处转移。排除条件:1)病人未完成预定放疗;2)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在PET图像上以SUV=2.5和本底确定原发灶的边界,统计MTV(以SUV=2.5为阈值所确定的食管癌原发灶的几何体积)、SUV等生物代谢参数及性别、年龄、分期、化疗等临床因素并随访食管癌原发灶控制状况后进行生存分析,观察指标为食管癌的原发灶控制。生存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生存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用Cox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过治疗前FDG-PET-CT检查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30例。全组1、2、3年局控率分别为72.0%、56.7%、56.7%,单因素分析显示对局控有影响的因素是原发灶的suvmax, suvmean、MTV的大小,多因素分析显示MTV这一指标是预测局部控制的的独立影响因子,代谢体积越高者,原发灶控制率越低(P=0.031)。结论:食管癌原发灶MTV与放疗后局控率密切相关,可评价和预测食管鳞癌的局部失败。第3部分食管癌原发灶18F-FDG代谢分布对指导个体化局部加量放疗的潜在价值目的:研究原发灶内18F-FDG高摄取区域的分布情况与食管鳞癌放疗局控之间的关系,探讨选择局部高危区域进行加量放疗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过治疗前18F-FDG PET-CT检查的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30例,在PET图像上以SUV=2.5和本底确定原发灶的边界,COV定义为原发灶内SUV的标准差与suvmean的比值,用其来评价不同MTV大小的肿瘤的异质性。读取PET图像上ROI内每个像素点的SUV值后,绘制成累积SUV值-体积直方图(Cumulative SUV-volume histograms,CSH),计算分别以SUV=9,8,7,6,5,4,3为阈值时CSH图上所对应的体积MTV的大小以及与原发灶局控的关系。结果:根据第2部分结果按MTV的中位值19.45cm3分组,局控较差的一组COV大于局控较好的一组(0.51:0.35,p=0.0001)。按不同阈值勾画所得ROI在SUV=3,4,5,6,7的情况下MTV高于中位值与低于中位值组局控有显著差异,而SUV=8,9为阈值则无法观察到局控的统计学差别。将各阈值下MTV与局控的关系绘制成ROC曲线按AUC的高低,在SUV=5组中找出最佳阈值为MTVSuv≥5=12.85cm3(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72.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TVsuv≥5<12.85cm3一组2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为76.6%,而MTVsuv≥5>12.85cm3为27.7%,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3)。结论:体积因素是与放疗局部控制密切相关的因素,特别是肿瘤内部某些高摄取区域体积较大可能与局部治疗失败密切相关,具有对其进行加量放疗的潜在价值,但具体最佳界值还需要大样本的进一步研究和证实。第4部分食管鳞癌放疗前中18F-FDG高摄取区域的空间位置关系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放疗前和放疗中两次PET-CT所显示的食管原发病灶18F-FDG高摄取区域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推测依据放疗前的PET图像上所显示的食管癌原发灶高18F-FDG摄取的信息进行区域选择性加量放疗的可行性。方法:入组病人为2011年在我院放疗科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初治食管鳞癌患者。入组条件包括:1)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2)入组前未接受过化放疗且KPS评分>70分;3)分期检查无远处转移;4)无心肺肾等慢性疾病。排除条件:1)病人不能完成预定放疗;2)治疗过程中出现远处转移。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放疗45Gy时(第二次同步化疗前)分别行18F-FDG PET-CT扫描。在第一次PET图像上原发灶勾画首先以SUV=2.5,5,40%-70%SUVmax-pr。为阈值在PET图像上自动勾画得到GTV25pre、GTV5pre、GTV40%pre、GTV50%opre、GTV60%pre、GTV70%pre。在第二次PET图像上,以SUV=2.5和70%-90%SUVmax.dur为阈值勾画得GTV25dur、GTV70%dur、GTV80%dur、GTV90%dur。计算两次PET图像上以阈值自动勾画的区域的空间交集分数(OF)。OF定义为两个ROI的交集的体积与两个ROI相对较小的体积的比值,OF越接近于100%,代表放疗中所残留的高FDG代谢体积被放疗前高FDG代谢区域包括的体积越高。结果:研究共入组2011年4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7例.。所有患者的原发灶SUVmax, SUVmean均有显著下降(p=0.05和0.03)。残留高摄取区域与治疗前GTV50%pre的OF达到70%以上其中热点区域GTV90%dur完全处于原发灶的高摄取区域内,OF达到100%。以不同阈值勾画的体积有很大差异,而放疗前和放疗中的食管癌原发灶高代谢区域尽管体积变化很大,但空间位置保持相对的稳定。结论:在治疗中,食管鳞癌原发灶的SUV有显著的下降,但食管癌原发灶残留的18F-FDG高摄取区域仍然较稳定的落在治疗前原发灶GTV及治疗前PET上所显示的18F-FDG高摄取区域内,提示依据治疗前PET图像来选择性对食管癌原发病灶的部分区域进行局部加量放疗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KGB树形是澳大利亚创立的,是西班牙丛状树形的改进,树高为2.5m左右,主枝15~25个,全部直立生长,无永久枝,对乔化、矮化树都适用。
近几年,调查了蓟县山区、半山区早实核桃腐烂病的发生情况,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在不同季节早实核桃腐烂病的保护性防治技术。
在贵阳有一条长500来米的街道,东西走向,它叫省府路,不过它原来的名字可不叫这个。明成化十年(1474年),贵州巡抚宋钦把巡抚督察院署建在了这条街上,人们也还没有一条街的清晰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世界上发病率第三位的恶性肿瘤,居于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第四位。尽管近年来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有了较大进步,但CRC
丽科3号是云南泡核桃自然实生,2012年通过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良种认定。坚果扁圆球形,单果重12.8g。种壳麻点多而深,厚0.98mm,内褶壁纸质及横隔膜膜质。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26例,均采用口腔正畸治疗。结果:患者的矫正成功率为100%,经过正畸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
目的:观察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临床效果,探讨胆囊切除术优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切口平均4.5cm,手术
当村干部必须为百姓办实事,要敢于担当,苦干实干,贵在坚持。发展无止境,奉献无尽头。
本刊讯近日,广东摩德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挤出法一次烧大规格陶瓷薄板”样品获得成功。该薄板厚度为3-5mm,规格尺寸为1200&#215;1800mm。通过多次压延成型,经高温烧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GPCR)是细胞膜上具有七次跨膜结构的受体蛋白,也是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分子。人类GPCR共有800多个成员,约占全部基因组编码基因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