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与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hsl76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西南地区农业发展一直存在着“重产量轻流通”的观念,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转变。农产品流通作为流通领域的关键环节,其效率的高低对农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府政策推行效果欠佳等问题,严重制约该地区农产品流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逐渐重视农产品流通的作用,2019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的指示。农产品流通是农产品价值实现以及农产品交易成本降低的重要途径,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对于活跃农村经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经济转型有重要意义。因此农产品流通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次研究首先是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流通效率的内涵、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农产品流通效率问题的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文献综述。其次,对于农产品与农产品流通、流通效率与农产品流通效率等内容进行了概念界定,对于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流通理论、交易成本理论、投入产出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为了更好地支撑本次研究的主题,笔者还对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西南地区是我国农产品主要的产地之一,我国居民对该地区的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加,但西南地区的农产品流通现状却不为乐观。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产品流通主体发展水平低下以及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该地区的农产品流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农产品交易市场的规模以及农产品电商企业数量均不能满足该地区的农产品流通发展。此外该地区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等诸多原因也制约着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实证研究部分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上,首先是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思想,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引入“电子商务”这一指标补齐了以往研究中“技术”指标的空缺。随后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对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与分析;区别于以往研究,在模型选取上,选用了更为合适的SE-DEA模型来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阶则选用的是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在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部分的研究中,结合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从流通主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因素等三方面选取了合适的指标,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在对效率变化趋势的动态分析中,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中间高,两边低”的变化趋势,同样也受到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第二,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电商企业数量对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有着促进作用;劳动力投入、政府政策、资本投入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起着阻碍作用。最后,根据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以及实证分析阶段得出的结论,从改善流通主体情况、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农产品流通环境等三个方面对发展西南地区农产品流通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急性胃黏膜病变(AGML,又称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单纯AGML模型组(n=32)、AGML模型+生长激素(rhGH)组(n=40)、AGML模型
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倾向值匹配和夏普里值分解技术,对中国教育追踪调查大规模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奥数补习和数学补习对于初中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奥数补习和数学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生活垃圾的处理以及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备受重视。近年来,在生活垃圾处理及大气污染治理领域里,很多现代理念和技术得
鉴于多种地质事件均可能在电、声图像上表现出相同的特征,成像解释具有多解性和复杂性.系统地建立各种地质事件在图像上表征的典型知识数据库,实现典型成像解释图集的知识共
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织物表面进行选择性氧化生成醛基,选取乙二胺与醛基反应,通过膦氢化加成反应将阻燃剂亚磷酸二甲酯接枝到棉织物表面,最后通过三羟甲基三聚氰胺对棉织物表面进行
肉苁蓉是一种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常寄生于沙漠中的红柳植物根部,可恢复荒漠植被,可固定流沙,起到良好的生态效益,能够改善荒漠生态环境和沙区农民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