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并利用改良型cDNA-AFLP技术筛选木薯干旱胁迫相关基因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薯抗旱能力突出,且能够在其它经济作物没法生长的贫瘠土壤中正常生长并得到一定的产量。木薯抗旱的生理机制目前已经有不少研究报道,但是有关其耐旱的分子机理尚未见报道。cDNA-AFLP是一种经济且高通量筛选和识别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实验技术。本研究通过借鉴SMART技术,将MmeI酶切位点引入mRNA的5’端来对cDNA-AFLP技术进行改良,并以MmeI为双酶切组合中的一个内切酶,使其获得的差异表达转录获得片段(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transcript-derived fr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高、中、低筋小麦胚芽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小麦胚芽油,通过气相色谱技术分析小麦胚芽油脂肪酸成分,并进行小麦胚芽油微胶囊化研究。重点对超临界CO_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工艺条件,高、中、低筋小麦胚芽油高级脂肪酸成分的含量差别,喷雾干燥法制备小麦胚芽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及其微胶囊化效果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低筋小麦胚芽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_2萃取小麦胚芽油的萃
学位
酸性土壤占世界可耕种土壤面积的30%,主要分布在南非、中亚和东南亚等对粮食需求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Sasaki et al.2004).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及云贵川等地,面积多达204万公顷。酸性土壤中的铝毒害是限制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以铝胁迫敏感型黑大豆(简称SB)为材料,探究了铝胁迫下产生的过氧化氢影响铝敏感型黑大豆生长的生理基础与分子机制。主要结果
学位
AquaCrop模型是FAO组织于2009年发布的一款以水分为驱动的作物模型,该模型改善了已有作物模型要求输入参数详细完整、运行过程复杂、运行过程透明度差、模拟结果不稳定等方面的不足,作为一款以应用为主的作物模型,该模型在模拟精度、模拟过程直观性和模拟数值稳定性之间实现了较佳的平衡。AquaCrop模型在应用之前需要针对具体地区、具体作物对模型参数进行校准、调整,并根据实测数据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评
学位
露兜树属植物的花、叶、果、根及根茎等各部分在民间均有较好的药用价值,露兜筋(Pandanus tectorius Soland)又名野菠萝,是露兜树的果实。海南拥有较为丰富的露兜树属资源,但在我国对于露兜筋树属的研究仅限于传统的药用功效以及部分的临床医学研究。本文首次研究了露兜簕果实与果仁的脂溶性成分以及果实的总多酚提取工艺,经过色谱柱分离鉴定,初步探讨了海南露兜簕树属果实的化学成分。本研究先对露
学位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别名刺蕊草、枝香、南香、牌香、肇香、藿香等,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原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梁代或之前引种到我国,现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两省,是重要的药材和香料兼用的植物。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等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适、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藿香[Agasta
学位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系大(?)科(Euphorbiaceae)木薯属植物,其适应性强,耐旱耐贫瘠,高生物量,高淀粉含量,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近7亿人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也是我国淀粉加工和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重要资源。由于我国热区面积小,而木薯需求量与日俱增。在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北移是扩大木薯种植面积的重要方向。但木薯对低温非常敏感,因此研究低温胁迫对木薯生理生
学位
水稻抽穗前贮藏于茎叶部的可能再转移的非结构性物质对于保持颖花持续生长,提高结实率和产量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这些贮藏物质及时有效地向穗部再转移是作为碳水化合物的次生源保持颖花持续生长的前提条件。深入研究非结构性物质的再转移特性,探讨非结构性物质再转移能力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不仅有利于稳定和提高水稻产量,还能为水稻品种的评价与布局提供理论指导。为了探讨热带地区水稻非结构性物质的再转移特性以及建立再转
学位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环境恶化引发的干旱日益严重,干旱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各国的专家学者越来越重视对干旱等逆境胁迫的研究。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生长在热带和部分亚热带地区,是世界三大薯类作物之一,主要用于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木薯具有较强的耐旱、耐贫瘠能力,但是由于近年来遭遇到的干旱日益严重,使得木薯抗旱
学位
木薯是世界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约6亿人口的主要食物粮食,是世界第六大粮食作物。目前,在亚洲工业化国家,木薯被用作工业原料或能源作物。它不仅具有耐旱、耐贫瘠等优点,而且淀粉含量很高。但是中国木薯主产区面临因低温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耐寒育种是我国木薯育种主要的目标之一。本研究采用耐寒性差异明显的2个非近交亲本KU50和SC124杂交,获得具有235个株系的F1实验群体,采用SSR和SRAP标记获
学位
现代甘蔗品种是遗传背景很复杂的多倍体,是甘蔗种间杂交的超亲杂交种,其基因组的主体成分为热带种血缘,但同时也导入了1到多种其它野生种血缘,如割手密种、印度种等。本项目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甘蔗野生种的特异表达序列,分析野生种特异表达序列可能的遗传结构与功能;揭示甘蔗杂交后代品种中不同生育期(幼苗期、分蘖期、伸长期、成熟期)野生种血缘参与表达的作用与贡献,从而为甘蔗遗传分析、种质鉴定、高贵化杂交育种的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