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gwum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项关于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培训的实证研究。本文尝试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的使用现状如何?(1)他们交际策略的使用意识如何?(2)他们交际策略的使用情况如何?2.交际策略培训对学习者的口语水平和交际策略的使用有何影响?3.交际策略培训的即时效果与延时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4.学习者对交际策略培训的态度如何?影响学习者交际策略使用的因素是什么?来自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两个自然班,共58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实验。一班为实验组,另一班为控制组。实验组接受为期16周的交际策略培训,而在对照组内仍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在实验前,两组学生在语言水平和交际策略的使用上并无明显差异。交际策略培训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讲授阶段,为第二阶段提供理论支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讲解交际策略的相关理论知识,如交际策略的定义、分类等。第二阶段强调通过各种交际活动帮助学习者练习交际策略的使用。本研究采取前测、后测和延时后测的实验方法。实验前在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发放了关于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针对问卷结果,在确认交际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后,在实验组内进行了为期16周的交际策略培训。培训前后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内各进行了一次口语测试。通过对比两组在两次口语测试中的表现以探究交际策略培训的即时效果。为调查学习者对交际策略培训的态度及影响他们策略使用的因素,在交际策略培训结束后,在实验组组内进行了一次访谈。第二学期实验组同对照组一样也采用的是常规教学方式。学期末实验组内的学习者参加了第三次口语测试。通过对比他们在后两次口语测试中的表现以探究交际策略培训即时效果与延时效果之间的差异。根据学习者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将实验组内的学习者分为了高分组和低分组。对两组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在后两次口语测试中的表现也进行了对比以更深层次地探究交际策略培训即时效果与延时效果之间的差异。在对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后,本文得出以下发现:1.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交际策略的使用现状不太令人满意。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意识薄弱,且在平常交际中不常使用交际策略。2.交际策略培训对学习者的口语水平和策略的使用频率有着积极的影响。(1)在后测口语测试中,实验组的口语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相对于前测口语测试成绩,实验组的后测口语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升。(2)在后测口语测试中,实验组的交际策略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相较于前测口语测试,实验组交际策略的使用频率在后测口语测试中得到了显著的提升。(3)学习者的交际策略使用频率与口语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学习者交际策略的使用频率越高,其口语成绩就越高。3.交际策略培训的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在:(1)相较于后测,实验组在延时后测中的口语成绩和策略的使用频率都显著下降。(2)总体而言,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延时后测中的策略使用频率明显不及其在后测中的策略使用频率。4.接受访谈的大多数学习者对交际策略培训持积极态度,认为交际策略培训有利于提高口语交际自信心和口语水平。学习者认为个性、语言水平、焦虑、任务类型、交际策略使用意识、测试环境、任务完成的时间限制等因素会影响其交际策略的使用。本研究的发现可为外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1)将交际策略培训嵌入到常规教学中并进行交际策略的显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水平,但交际策略培训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须得到持续的强化。(2)本研究所采用的交际策略培训模式可以为尝试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3)在交际策略培训的过程中,应注重关注影响交际策略使用的一些因素诸如语言水平、个性和任务类型等。(4)通过交际任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口语水平和交际策略的使用。因此,建议未来的课程应设计尽可能多的交际任务,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英语口语的机会。
其他文献
对国内外包装产品环境性能评价的四种模式及方法:生命周期评价LCA法,加权简化定性LCA法,模糊层次分析的绿色度评价法和采甩模糊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各自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关注的话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尝试实行一些政策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上个世纪90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2019年初,部分农民朋友已开始选择种植项目。那么,2019年可以选择种植什么呢?在此推荐6个市场前景广阔的种植项目,希望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