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范畴出发,当前在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控制能力与学习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注意控制作为信息加工中的重要心理机制,其重要性清晰可见,注意控制能力水平差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提高注意控制能力,促进中学生的学业提高及身心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虽然有不少与注意相关的测量量表,但都不太适合中学生的注意控制能力的测量评估,所以修订一个适合中国中学生的注意控制量表意义重大。另外,在积极心理学这块崭新的领域中,积极情绪已经成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积极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又很巨大。通过正性-中性情绪图片的点探测实验对低注意集中能力的学生进行实验训练,探究其是否可以帮助中学生提高注意控制水平。目的:针对中学生群体修订适合我国中学生的注意控制量表,并探讨影响中学生注意控制能力的相关因素,针对低注意集中能力的学生进行注意干预训练,从而提高中学生的注意集中水平。方法:使用Derry-berry和Reed编制的注意控制量表(The Attentional Control Scale,ACS)的英文版进行翻译和修订,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验证信度及效度,使其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标准,并可以应用于国内相关研究。调查对象为南昌市及贵阳市中学生,量表修订前后探索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共收回有效问卷共2515份。间隔2周后,重测收回有效问卷102份。选用南昌市高中生为实验对象,发放有效问卷716份,用修订好的中学生注意控制量表来筛选出低注意集中能力的学生作为实验被试,采用来自国际情绪图片库的正性刺激和中性刺激作为实验材料,实验采用3(分组:1低注意集中训练组、2低注意集中控制组和3高注意集中控制组)×2(时间:训练前与训练后)的混合实验设计。通过点探测范式进行注意干预训练提高中学生的注意集中能力。结果:(1)修订好的中学生注意控制量表中文版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67,分半信度为0.73,重测信度为0.82。总分与各因子及两因子间均显著相关。(2)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注意的集中和注意的转移2因子模型,各项目因子负荷均大于0.4。(3)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χ~2/df=4.22,GFI=0.97,IFI=0.95,NFI=0.93,NNFI=0.93,CFI=0.95,RMSEA=0.05,SRMR=0.04。(4)不同性别高中生在注意控制上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t=0.56,P=0.577)。(5)父母文化程度对高中生在注意控制的得分上有影响,父亲文化程度对注意集中得分影响显著(t=-2.38,P=0.018),母亲文化程度对注意转移得分显著(t=-2.36,P=0.018)(6)高中生学习成绩优异的与中等的、差的两组的注意控制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P=0.000),而学习成绩中等的和差的没有显著差异(P=0.239)。(7)干预训练后的结果中,训练组注意控制能力显著高于控制组(P=0.000)。结论:(1)修订得到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中文版中学生注意控制量表。(2)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学生注意控制得分更高。(3)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注意控制能力越好。(4)点探测训练可以提高中学生注意控制的注意集中能力。教育启示:(1)教育测评工具选择需要更加科学化。(2)提高中学生注意集中能力的方法多样化。(3)培养中学生注意集中能力的教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