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喜马拉雅”——规训视角下藏族初中生厌学现象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藏长期从教的经历中,笔者发现很多中学生怀有厌学的情愫,这也成为了西藏“普九”工作中长期“控辍保学”的一大教育难题,西藏初中生厌学问题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然而现有的关于厌学的研究对西藏初中生这一群体关注极少,常见的研究往往也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挖掘厌学的影响因素,对学校因素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教师素质、教材、授课方式的层面上,且量化研究为主,研究的内容也大致趋向于宏观方面的论述,泛泛而谈者居多。笔者发现学校场域是学生厌学的直接诱因,学校场域凸显着权力,渗透着控制,充溢着规训,学校场域无疑是一个规训的场域;“控辍保学”的过程更是一个彰显着规训与控制的过程,因此从规训的视角去探讨西藏初级中学生厌学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这不仅关系着农牧民子女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关系着他们未来的人生,更关系着西藏教育事业的明天。  本研究以日喀则地区N县NE中学的厌学学生为个案,通过精心选择研究对象,深入学生生活历时性多方面收集访谈、观察和实物资料,以生活事件的描述、研究资料的解读呈现了NE中学学生厌学的真实状态及内心世界,解读了学生厌学的深层原因及这一区域的中学生厌学特点。  具体而言,全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者从物质实践入手,描述了学校建筑设施所彰显的权力与产生的作用、围绕建筑产生的事件、及对厌学者内心造成的影响;第二部分通过对有形的规章制度与无形制度以及围绕制度产生的生活事件的描述,研究者厘清了规训制度对厌学者内心世界的影响及产生的心理反应;第三部分,笔者通过典型事件与真实生活场景的描述,呈现了规训场域内学生苦恼、单调、清苦的生活及对学校生活的失落与梦想;最后笔者结合研究具体内容分析了学生厌学的深层原因及厌学特点。  本文以米歇尔·福柯的规训理论为研究视角,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解读了藏族初中生厌学的深层原因为学校的权力神话、滥权的教职人员、无声的规训机制等三个方面多个层次直接诱因,这三种因素构成了教育的“喜马拉雅山”,在这三个方面的禁锢下,学校场域无疑成了心灵的“监狱”,学生俨然成为了“囚徒”。此外研究发现西藏初级中学厌学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讨厌“打”的老师、“怕”、逆反、“根本不想在这里呆”,在行为上形成了“望风使舵”、欺骗、逃离的特点。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创造完美的生活,而教育的现实则令人生畏,因此只有走出“喜马拉雅”,才能看到教育的蓝天。
其他文献
垂直管理是当代世界各国中央政府广泛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是指中央政府及其部门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并在业务、编制、人事、经费等方面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近几年
期刊
亚东地区出露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是研究喜马拉雅造山带地质演化的理想地区.为探讨该区花岗质片麻岩的成因类型、岩浆源区、形成时代以及大地构造意义,对其进行了LA-ICP-MS锆石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该区的花岗质片麻岩具有高SiO_2、Al_2O_3、Na_2O、K_2O含量和低Fe_2O_3、MgO、MnO含量,轻、重稀土明显分馏,相对富集LREE和LILE元素(Rb、Th、U、K),亏
异文化理解教育是在承认各国文化平等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消除不同文化因不了解和不理解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世界和平和发展的的
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达4%”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的结束,我国教育经费在总量上的投入暂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此时关于各教育阶段经费的分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费用过快上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其中医院药品费用上涨过高、过快成为众矢之的。目前针对国内医院药品费用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开展得比较多,但具体到综合医院,尚缺少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综合医院在医疗机构中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影响最大,研究其药品费用控制,对于降低人民药品费用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我国综合医院药品费用变化
复旦大学党委始终将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骨干队伍和管理后备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合理定岗,坚持科学培训,坚持全面科学考核,以“高进、精
采访人:编辑部:朱平、何海燕、陈勇rn采访对象:方浩(方石信息科技公司CEO,安徽工业大学1999级基础材料专业本科,2003级机械专业硕士毕业生)、王守云(芜湖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
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提高办学效率,实现办学目标;只有和谐才能提高学校的品牌和声誉;只有和谐才会有学校的长治久安、长盛不衰;也只有和谐师生才能得以全面、和谐、健康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