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因子对稻根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rt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根系作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重要器官,又具有合成、运输和固定植株的作用,其生长发育与地上部的生长、产量和品质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稻根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如温度、水分和激素等。水稻的种子根和不定根,以及由这些根上长出的分枝根都具有明显的负向光性生长运动的现象。在不同的环境因子作用下,稻根的负向光性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以扬稻6号为实验材料,应用水培法和气培法开展光照、温度、水分、激素和化学因素等环境因子对稻根生长发育和负向光性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物理因素对稻根生长发育和负向光性的影响:(1)对水稻根系均匀照光,稻根的生长速率、侧根数和不定根数都小于暗处生长的根系,但干重大于黑暗条件下的。(2)10℃以下,水稻根系既不生长也不弯曲;30℃时稻根的生长速率、侧根数、不定根数、根干重和负向光性弯曲角度都达到最大;温度再升高,稻根的生长速度变慢,负向光性反应有所下降。(3)适度的水分条件下,根的伸长生长和干物质的增加受到促进;PEG浓度为10%时,稻根的生长速率、根干重和负向光性弯曲角度达最大值;高强度的水分胁迫会使水稻生长速率和负向光性弯曲角度变小2.化学因素对水稻根生长发育和负向光性的影响:(1)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水稻根的生长和侧根的发生,而高浓度则起到抑制作用,10-12mo1.L-1时稻根生长速率最大而10-7mo1.L-时最有利于侧根发生,生长素对稻根的负向光性起微弱的促进作用。(2)氯化钠对水稻根的生长发育起一定的胁迫作用,稻根的生长速率、根干重、种子根侧根数、大田根不定根数和负向光性弯曲角度随氯化钠浓度的升高而不同程度的下降。(3)低浓度的氯化钙促进稻根的生长发育,而高浓度抑制稻根的生长发育。氯化钙浓度在1mg.L-1时稻根生长速率和负向光性弯曲角度最大,50mmol·L-1时水稻侧根发生数量最多,1mmol·L-1时大田水稻不定根条数最多。稻根的生长速率和负向光性弯曲角度随EDT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4)氯化钾浓度为1000mg.L-1时稻根生长的最好,高于此浓度生长速率和负向光性受到抑制。(5)10mg.L-1的蔗糖浓度下,水稻根的生长速率最大,而蔗糖浓度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不明显。(6)随着乙酸铅浓度的升高,水稻根受抑制作用增强,生长速率和负向光性弯曲角度都不断降低。(7)低浓度的硫酸亚铁对水稻根的生长发育和负向光性反应起略微促进作用,而高浓度则抑制根系生长。3.其它因素对水稻根生长发育和负向光性的影响:(1)气培条件下,水稻种子根和不定根的生长速率、负向光性弯曲角度明显小于水培条件下。(2)去除地上部分,主根能继续伸长生长并发生负向光性弯曲,但侧根发生受到抑制;而去除根尖时,水稻主根停止生长且不发生负向光性弯曲,但侧根正常发生且长势更好。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电力电子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文章以单相交交变频电路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例,分别阐述了传统教学方式和基于PSIM仿真软件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比两种教学方式的内容
首先对监控技术的发展过程做了简单的总结,然后介绍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方向、应用领域及技术优势,并针对人脸识别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的架构、关键技术和算法做了有益
依据本土家长式领导理论,讨论在社会责任取向的调节下,不同领导方式对企业互动导向和创新绩效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借助E-Prime软件进行情境实验,结果发现:在高社会责任取向下,威权
总结了新常态下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产业的特征与趋势,分析了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机遇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新常态背景下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建设的决策建议。
人工智能对于媒体而言就像一个魔盒,不止步于智能推荐、自动撰写、人机对话……开启它,意味着媒体未来将要面对无数个相互对立、相互背离的可能性。本文认为人工智能的程序化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我们认为,西部地区从自身的经济、社会客观
无论古代文献还是现代的临床研究,灸百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具有显著的疗效.综述近年来关于灸百会的临床应用报道与机理研究,以促进对灸百会这种操作简单而疗效显著治法进行
本文以国产单滴行列式制瓶机的为研究对象,对行列式制机使用技术,维修技术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探讨以提高行列式制瓶机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故障停机时间,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行列
高等数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它是后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基础。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这一门课存在厌学的情况。本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知识增长和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教育的目的已不仅仅只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开发他们的智能,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