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的信息化战略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wanmei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使信息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信息化与产业、管理相结合进行研究,较少将信息化与城市建设相嫁接。即使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大多都是从理论视角和宏观层面进行分析,与实际结合的例子少之又少。本研究以大连市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多种分析方法,探讨了信息化程度对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大连信息化的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推进大连创建现代化国际名城信息化战略的主要对策。旨在为提升大连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加速建设现代化国际名城的步伐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以期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区域经济学城市信息化领域的研究内容和水平。本研究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析:1.对信息化及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定义进行了界定,从理论视角简要阐明了信息化对现代化国际名城建设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2.针对国际国内信息化的背景分别进行举例阐述,着重阐述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以便为大连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3.从客观实际出发,应用“信息化指数测算模型”,对中国的“十佳”城市信息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深圳和大连的信息化指数进行了分析比较,诠释了大连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不足,以及与信息化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4.提出了大连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企业信息化这一主要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大连信息化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措施和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视角为切入点,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探讨了与事实劳动关系有关的几个问题,并以扩大社会福利为目标建构了事实劳动关系的宏观调整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企业、劳动者及工会、媒体等有关各方在事实劳动关系问题上应有的作为。文章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背景,并提出事实劳动关系的涵义;其次在法学研究框架下梳理出两条事实劳动关系的研究脉络;进而在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