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流背景下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多元价值取向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课程设置多元化是指基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建立的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多元课程体系。教育分流是引导学生分向发展、科学成才的重要机制,其基本任务在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与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推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拆除导致“唯分数”“唯升学”的“独木桥”,搭建更加合理的教育分流“立交桥”,是基础教育当下所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因此,立足于教育分流的大环境,对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核心概念、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教育分流”与“高中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探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探寻本研究的研究视角与研究价值。第二部分:选取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批判课程理论,从三种不同的理论视角分析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多元化取向,力图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实现人人成才、个个成功的教育分流目标。第三部分:结合教育分流的政策背景,对1949年以来国家所颁布的课程文件按照时间节点进行划分梳理,具体分析不同时期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和发展趋势,揭示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多元价值取向走向。第四部分:在初中后教育强制分流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多元发展与分流定向教育相冲突,反映为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冲突,具体表现为目标偏离、内容滞后、结构失衡、评价欠妥四个方面。第五部分:了解国际主流的高中课程设置情况,辨明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性和同一性,在吸收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把握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价值取向的定位,制定出符合时代需要又切合当下国情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第六部分:围绕“多元化”的思路,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四个角度出发,为推动建立多层次、系统化的课程分流体系发力,从而达到普通高中多样发展、教育合理分流的目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194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演变历程反映了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的主导价值为学科本位,且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因素尤其是政治的影响。第二,我国普通高中现有的强制分流模式具有局限性,致使学生的多元发展与分流定向教育相冲突,最终导致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冲突。第三,基于对美、英、法三国的高中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分析,国外高中阶段的课程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自身需要有着清楚的认识,意在“学科—社会—学生”之间达成动态平衡关系,确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第四,立足于教育分流的大背景,针对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冲突问题,借鉴国外主流国家高中设置经验,围绕“多元化”的思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要实现:课程目标,工具性价值与理应性价值相统一;课程内容,科学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相统一;课程结构,基础性价值与选择性价值相统一;课程评价,终结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相统一。
其他文献
颗粒增强钢将某种或某几种陶瓷相作为增强相通过外部引入或化学反应原位生成的方法引入到钢基体中,具有高模量、低密度、高硬度及高耐磨性的特点,且以铁为基体具有可靠的塑性和延伸率。颗粒增强钢利用铁的相变及后续热处理来调控机械性能,生产成本低,在轻质、高刚度的材料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采用真空电弧熔炼工艺制备了Fe-TiB2基颗粒增强钢,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
学位
“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微电网可望得到更大规模发展,形成连接于同一配电网的多微电网系统,面临多微电网新能源就地高效消纳问题。新能源波动性是新能源消纳的主要障碍,储能是平抑新能源波动性的重要手段。由于储能成本昂贵,通过配置共享储能,可实现多微电网中储能的高效应用。为此,针对多微电网能量产消信息私有和共享两种场景,本文分别提出了多微电网共享储能配置策略。论文的主要工作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1、多微电网能
学位
淡水资源短缺,海水资源丰富,因此以海水淡化的形式获得淡水,可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的短缺。膜蒸馏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领域,其利用疏水微孔膜,以膜两侧的蒸气压差作为传质驱动力。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因其具有相互贯通的多孔结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以及可调的膜厚等优点,改善了传统膜蒸馏用膜存在闭孔结构的缺点。相较于传统的蒸馏方法,膜蒸馏运行压力及温度更低,而分离效率更高,并且,该方法可以与太阳能、地热、废热等低品
学位
胆甾相液晶(CLC)由于其周期性的螺旋结构在多种外场(如温度、电场、压力)刺激下可实现螺距调控,进而实现反射波长的调控,使其光学特性具备优异的外场响应性。目前,研究人员利用CLC织构态或螺距的电场刺激响应性实现了对液晶器件色彩的调控,但主要应用于反射式显示器件,对其在反射式防护、可视化传感器和智能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较少。本论文基于聚合物分散胆甾相液晶(PDCLC)和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液晶(PSCLC
学位
本文紧贴我国汽车产业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从汽车产业变化和国家政策调整两个角度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动态机制建设的必要性做了分析,并尝试对动态专业调研制度、动态师资团队培养制度、动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制度,动态实训建设制度提出建设意见。
期刊
广泛分布于岩体工程中的节理控制着岩体力学性质和力学作用,是影响岩体工程的安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而节理的剪切流变性质作为节理力学性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岩体工程变形失稳的重要原因。目前,针对节理岩体的剪切流变特性试验研究通常以恒轴压卸围压的形式开展,而考虑法向卸荷和切向加载条件的试验较少,且实际节理往往起伏不平,需考虑粗糙度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非贯通节理岩体为研究对象,借助相似材料来制备不同粗糙
学位
近些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桂柳运河受人为及环境影响,河道底泥增厚,污染不断加重,解决该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河道清淤,但疏浚底泥的处置问题已成为重要难题。鉴于此工程背景,本研究以古桂柳运河的分水塘底泥(底泥Ⅰ)和良丰河底泥(底泥Ⅱ)为原料,添加适量钢渣和碳酸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底泥配比、最佳辅料添加量和工艺条件,成功制备出水处理用陶粒,并对底泥陶粒进行改性和生物挂膜,用于制备成生态毯
学位
为实现国家“30·60双碳目标”,未来十年风能、太阳能每年新增规模将超过6700万千瓦。“双碳目标”的提出大力推动了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但也迎来了不小的挑战,大规模的可再生资源应用对储能装置各方面性能要求更高。锂离子电池是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储能装置,负极材料的性能将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等重要指标。新型嵌入型负极材料Li3VO4(LVO)具有较高的比容量(592 m Ah g-1),工作
学位
<正>沈堂彪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脾胃病研究,对顽固性呃逆治疗有一定经验,现介绍二则验案。1寒呃中阳不振,小半夏汤加味罗某,男,46岁。2019年8月24日初诊。患者长期饮用冰啤酒,2周前出现呃逆不止。刻诊:呃逆连声而作,声音低沉有力,迅猛密集,呃作振身,似抽筋状,
期刊
为了使绿色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公共健康,对促进人群压力缓解的绿色空间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2—2022年间关于绿色空间和压力缓解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其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绿色空间类型与特征、人群属性及特征、研究方法及压力测度,归纳总结绿色空间促进人群压力缓解研究的进展,并从拓展与细化绿色空间研究、完善研究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