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江苏省的计划生育工作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的计划生育事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倡导,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作为一项重要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一直是人口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关注的课题。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大规模开展,学界关于中国计划生育的政策、现状和作用的论文和著作,更是“蔚为大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大多把关注点放在1970年代以后,而对于五六十年代计划生育的实验、推广工作,特别是具体省份、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关注不够。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人口出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全国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广大妇女参加劳动,希望摆脱多子女的拖累,实行节制生育,过去禁止节育的政策开始松动。1953年到1957年,开始局部试行计划生育。但1957年反右斗争中,马寅初等人的人口观点受到错误批判,刚刚起步的计划生育工作,被迫停顿下来。1962年底,为了克服日益尖锐的人口与粮食之间的矛盾,中共中央决定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控制人口过快增长,重新提倡计划生育。随即,江苏省委落实中央政策,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1962年到1965年间,全省计划生育工作从城市向农村逐步展开,摸索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法,积累了经验,对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扎实、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推广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叙述和分析了“文革”前江苏省计划生育工作的历程,介绍了江苏省为贯彻中央决定,开展宣传教育,制定相关政策,以及技术工作上所取得的成绩。“文革”前,江苏省利用多种渠道进行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指导,向民众推行多种计划生育技术方法。重点是推动群众使用节育环为主的避孕器具,推广输精管结扎手术、输卵管结扎手术和人工流产技术,提高了技术水平,这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之一。1962-1965年间,江苏省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到1965年6月底,全省约有总人口五分之三的地区展开了计划生育工作。城市人口出生率下降显著,改变了以往城市人口出生率高于农村的状况。很多青年自觉推迟结婚年龄,响应晚婚号召。但由于各种原因,“文革”之前,江苏省的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也是不平衡的。首先是城乡差异。由于城市开展早一些,农村开展较晚,到1965年只在约占农村五分之二的地区展开,所以,农村人口出生率仍在上升。其次是地区差异。抓得较早的11个市,比如苏州、南通、镇江专区人口出生率都有下降,但盐城、徐州、淮阴、扬州专区到1965年底,人口持续上升。总的来说,“文革”前的江苏省计划生育群众运动,为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推进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我国大部制改革承袭了过去普遍存在和使用的"分管型"副职模式,外在直接表现出职数多、正副职相互制约、层级联系紧密等特点,内在包含的则是结构与功能失调后的种种缺陷,诸多
就职演讲是政治演讲的一种它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鼓舞性。本文尝试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对奥巴马2012年11月连任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讲进行分析,以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坐姿健康问题的增多,座椅设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座椅设计是综合考虑人的生理、心理需要、座椅的物理性能以及人-椅匹配关系,并对其进行科学处理
文章通过分析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原因,构造信息披露质量控制框架,并在此框架下介绍美国信息披露制度。最后对比我国信息披露制度,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试图为提高我国信息
19世纪的法国,社会环境错综复杂。掌握政治大权的贵族与掌握经济命脉的资产阶级相互利用,互为援引。社会生活中,真情不复存在,权贵和财富成为人们待人接物、婚姻嫁娶普遍奉行
在深入调查国内外对电网运营评价指标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输配电网评价方法的不同,从现有输电网运营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电网运营效率评价指标的要求,总结得出一套适
正确理解健康概念,合理膳食可以保证合理营养。合理营养可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儿童智力,营养健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
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已逐渐受到各国的重视,在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发展比较成熟,而在我国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相应的对策研究势在必行,本文浅薄的研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新型且具有高危工作场景的化工企业正向着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在其演变的过程中,传统人工监测设备的方法仍将占据主导。近期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大力推行和推广多种教学模式。针对现行民办高职院校教育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实际需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