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西北(晋绥)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敌后抗日军民创建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位置是在黄河以东,这就相当于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屏障。为了保卫陕甘宁,更是为了打击日寇,除了动员广大的壮丁参军参战外,更要发动广大的妇女用实际的行动支援前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晋西北的妇女生活状况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使得部分妇女得到了解放。本文着重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生活状况的变化进行探讨,这样可以还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生活的原貌。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叙述抗战爆发前晋西北地区的妇女生活状况。在政治地位上,妇女没有受到法律的保障,不能参加政治生活;在社会习惯上,妇女没有独立的人格,妇女被侮辱贱视;在经济上妇女没有财产继承权,不能掌握家庭经济,而且为使妇女永远处在从属地位,一般皆限制妇女参加劳动,认为妇女应依靠男子生活,以为妇女参加劳动是可耻的。要求妇女缠小脚,这是限制妇女不参加劳动及社会活动的最好办法,缠足对于妇女是种非常残酷的待遇。而社会上偏偏把小脚作为美的标准;在家庭里,妇女被打骂虐待,受绝对服从之三从四德教育。无婚姻自主权利,童养媳、早婚、包办婚姻、买卖婚姻等婚姻问题大量存在;在文化生活上,妇女不得受教育,广泛认为“老婆家识字顶个什?”。第二章第一部分着重论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妇女的婚姻家庭生活。首先,第一部分介绍妇女的婚姻生活。中共在晋西北建立政权后,颁布了《晋西北婚姻暂行条例》,从法律上否定了旧式婚姻,确立了婚姻自主的原则。这一条例的颁布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根据地的婚姻解放热潮。普通妇女开始追求婚姻自主,要求离婚的越来越多。但是军婚中的妇女因受抗日背景和中共政策的影响虽然有解放的要求,但困难重重。第二部分介绍卫生观念与科学育儿观念的树立。第三章主要论述妇女参加生产劳动。抗日战争以来,为了抵抗日军的侵略,抗日根据地的大部分男人都参加了武装斗争,这使得根据地劳动力极度缺乏,为了配合抗日战争的伟大事业,在政府的宣传动员下广大妇女积极做好军勤工作,除此外走出家门,走向田间,广泛参加了春耕秋收、尤其是纺织运动的开展,取得了重大的成效。第四章主要研究妇女的文化生活。抗日战争前的根据地的广大妇女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思想的影响,广大的妇女都是文盲,目不识丁。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妇女开始参加识字班、冬学、夜校、学习小组,并自发地创造了很多适用的学习方法,如纺织小组同时也是学习小组,创立小先生制等学习的好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第五章主要论述妇女的政治生活。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广大的妇女开始走出家门,走向政治舞台,开始参政议政,虽然并没有完全达到所有的妇女都能认识到参政议政的重要性和做到真正的参政议政。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个创举。第六章对比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晋西南妇女的悲惨生活总之,本文通过引用大量鲜活的史料,试图还原晋西北妇女在抗日政权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生活出现的新变化,这与沦陷区和阎锡山统治的地区的妇女生活是截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