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Fi的便携式心电监护定位系统的设计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dire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成熟,无线传感器设备逐渐铺设到了所有的地方,为移动医疗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和设备上的支持。心血管疾病具有突发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本文设计的基于WiFi的便携式心电监护定位系统利用ADS1293实时采集病患的心电信号,紧接着WiFi模块从单片机中接收到的心电数据通过WiFi的形式传输到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端的心电监护中心,并且还可以实现对病患的位置实时跟踪定位的功能以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对病发的病患进行有效的救治。整个设计分为三大块:心电采集传输部分;基于WiFi的实时跟踪定位部分和终端上位机心电监护部分。本设计以ADS1293为核心采用三导联心电信号采集模式构成心电信号的采集模块,然后利用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简称SPI)将心电数据传输到单片机STM32中进行简单的处理。WiFi模块ATK-RM04和单片机是利用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简称UART)读取单片机中的心电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终端设备的心电信号监护中心,WiFi模块还需要判断周围WiFi设备的信号强度大小并将获取到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RSSI)值一并传送到上位机中并且可以实时跟踪定位病患的坐标位置。基于WiFi的实时跟踪定位系统是以基于蝙蝠算法的位置指纹定位技术为主而实现的。其主要是利用WiFi模块获取的RSSI建立指纹数据库,然后利用蝙蝠算法对其进行运算,最终获得定位结果。与传统的位置指纹定位算法相比,该方法不仅在精确度上有所提高,更是大大地增强了定位结果的稳定性,将定位的误差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上位机心电监护系统是以VS2010的微软基础类库(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简称MFC)为主建立的。其中涉及到了利用ADO(Active X Data Objects,简称ADO)和ACCESS数据库相连,利用高速绘图控件绘制心电图还有利用TCP/IP协议下的CSocket接口和心电采集传输模块进行通信。综上所述,本文设计的基于WiFi的便携式心电监护定位系统可以在不限制病患活动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心脏病患者实时监护和定位,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一份保障。
其他文献
测向和波束形成是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两个关键技术。为了获得好的测向波束形成性能,需要对阵列流形有要求。而阵列流形又会极大的影响其性能。针对此,本论文研究了阵型的优化设计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红外焦平面阵列成像是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发展趋势。然而,红外焦平面阵列由于受半导体材料和工艺水平的限制
轨道平顺性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和旅客乘坐的舒适度,在当今铁路客运专线不断提速的情况下显得越来越重要。针对国内现用轨道检测设备操作工序复杂、误判率高的缺点,课题组设计了
网络层析成像可以在无需中间节点协作的情况下,估计得到包括网络拓扑结构在内的多种网络状态特征参数。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可以使用网络层析成像的方法估计得到网络链路的时
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表明,未来网络将呈现带宽时延乘积(bandwidth-delay product, BDP)较大的特点。当网络BDP增加时,TCP协议的性能将严重下降,其不仅不能有效地利用高带宽,而
网络通信发展到目前为止,网关不再完全归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网络硬件,只要能将使用不同格式、通信协议或结构的两个系统,无缝隙平滑连接起来的软硬件结合实体均可称之为网关。嵌
空时分组码技术可充分挖掘多输入多输出(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显著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它的主要优点:编码具有良好结构,译码复
利用X波段导航雷达进行遥感测量,根据所获取的图像数据了解海洋状态的实时信息,可以为后期的各种海洋表面参数的反演提供准确的数据。但是,在X波段导航雷达海面回波数据的采
扩频通信是建立在Claude E.Shannon的信息论基础之上,与常规的通信技术相比,具有低截获率、强抗噪声、抗干扰性、信息隐蔽和多址通信等特点,现已在各个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日益增加,公共安全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海量非结构化的监控数据不仅需要有效的存储和管理,还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