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web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边缘断隆所围限的构造翘倾斜坡区是晚中生代以来多期次差异隆升与油气等多种矿产共存富集的交叠区带,但盆地北缘与东缘的断裂组合样式、交接转换模式及其与相邻斜坡区构造翘倾和油气成藏的关系等还存在认识上的较多争议。本文采用野外露头断裂构造剖面勘察与相邻沉降斜坡区地震剖面断裂构造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平衡剖面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热年代学分析,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与东缘的断裂构造特征、交接转换形式及其与相邻活动带的关系,探讨分析了盆地东北缘晚中生代以来断裂构造-差异隆升作用对二叠系油气成藏-调整改造的影响。主要取得如下成果认识:(1)盆地东缘野外剖面出露的脆韧性离石断裂与其西侧近邻地震剖面显示的吴堡-府谷脆性冲断构造在剖面结构上联合构成了近似不对称花状构造组合样式的盆地东缘走滑断裂构造带;盆地东缘挤压走滑主要发生在燕山中期,随后(尤其喜山晚期)的吕梁山显著隆升过程进一步加剧了东缘斜坡的差异翘倾,表明盆地东缘走滑断裂构造带是晚中生代以来分隔鄂尔多斯盆地与吕梁(山西)隆起的重要构造边界。(2)盆地北缘的石哈拉沟逆冲断裂属于其北部相邻大青山燕山中期逆冲断裂构造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造成近邻高头窑区段前白垩纪沉积地层的宽缓褶曲变形和南侧相邻区段泊尔江海子断裂带的挤压冲断;新生代呼和断陷造成了石哈拉沟逆冲断裂的构造反转-伸展滑脱和伊盟隆起的翘倾隆升。因此,石哈拉沟断裂总体构成了盆地北缘燕山中期挤压冲断和喜山期伸展断陷的重要构造边界。(3)盆地东北缘断裂构造交汇区段走向近NW的榆树湾走滑断裂在很大程度上协调了东西向与南北向断裂的交接转换,铸成了盆地东北部由弧形边缘断隆围限的宽缓复向斜结构面貌;盆地东北部二叠系的原生油气成藏作用与燕山中期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事件紧密相关,原生油气藏的后期调整和次生油气成藏作用分别受控于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缓慢抬升和古近纪晚期开始的快速抬升事件。
其他文献
在分析电气火灾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及电气火灾特性、着火原理及过程,设计接触电阻过大、短路与过载导致火灾的模拟实验装置。装置包括设备箱和实验平台两部分
开设了超声波专题设计综合实验,测量得空气、水和白油中超声波传播速度,研究了同一介质中接收到的交变电压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空气、水和白油中超声波的损耗系数,水中超声
<正>在"生态+"主题宣传中,闽南日报把握三个关键点:理念的阐释,项目的进展,效益的传播;做到"三个结合",即时报道与深度解读相结合,图片新闻与文字报道相结合,新闻报道与理论
本文讨论了我国国有企业所有权安排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改进的方向。
四斑广盾瓢虫(Platynaspis maculosa)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植物科普园桃园捕食桃蚜(Myzus persicae)的天敌优势种之一,为明确四斑广盾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在室内自然变温
薛瑞汉在《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撰文认为,以什么样的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立足当前中国的现实,从多角
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简要概述了国际贸易中的漳州水产品发展现状与质量安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漳州出口水产品的生产质量安全问题即质量安全问题引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的扩招等,每年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多,而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也开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所以,现在我们就要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就业
分析了故障选线的现状和目前已提出的多种选线方法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利用固有模态能量熵对线路的零序电流进行分析,求出各线路的能量熵,通过比较熵值的大小来判断故障线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