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3.5亿感染者。亚洲是感染HBV人数最多的地区之一,仅中国就有约1.3亿HBV携带者和2.3千万慢性乙肝患者。感染HBV的成人通常导致一种自限性的急性肝炎,痊愈后可获得保护性免疫力并不再发病。大约10%的急性感染后的成人和90%的小孩可发展成为持续性HBV感染。慢性HBV感染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重要的危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将近有1~2百万人群死于HBV相关性疾病。慢性HBV感染患者缺乏强的多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却显示出很弱的或检测不到的病毒特异性T细胞反应。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导致T细胞耐受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弄清其机制对研究出打破免疫耐受从而终止病毒持续感染的治疗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群可以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反应从而维持免疫耐受和抑制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特殊的T细胞亚群,被命名为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调节性T细胞也可在控制不同的病原感染后的免疫反应过度或慢性免疫活化。越来越多的文献报导表明Treg可以在急性和慢性病毒感染阶段发挥对抗病毒T细胞反应的抑制作用。病毒特异性诱导的Treg可能导致两种结果:抑制造成肝脏损伤的免疫反应或抑制抗病毒的T细胞反应从而帮助病毒建立持续感染状态。何种作用在抗病毒免疫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如何建立一个有益的平衡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除了进行肝内研究的困难之外,亦缺乏特异标志来定义相关的Treg。与此相应的是,在已有的关于HBV感染患者Treg频率是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升高以及升高的Treg频率是否与HBV复制有关等问题的研究结果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以往在HBV感染研究中定义Treg标志主要是CD25,Foxp3或CTLA-4,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都是T细胞活化标志,并非Treg特异性标志,因而CD4+Foxp3+T细胞亚群为非均一细胞亚群。这必然导致在相关研究中对Treg状态的研究描述不够准确。如果有特异性表型来定义Treg对Treg在HBV感染中的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Sakaguchi研究组通过CD4、CD25、CD45RA和Foxp3作为表型标志,运用多种非常精巧的实验手段将人CD4+Foxp3+T细胞分成三群具有不同表型和功能命运的亚群: CD45RA+ FOXP3lo (CD25++)静息态Treg (resting Treg,rTreg)细胞,FOXP3hi CD45RA- (CD25+++)活动态Treg (activated Treg,aTreg)细胞和FOXP3loCD45RA-( CD25++)非Treg (non-Treg)细胞。其研究结果显示:rTreg和aTreg代表Treg的不同分化阶段并且在体外有抑制功能。non-Treg分泌细胞因子,但无抑制功能。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标志作为Treg定义标准较之前更为特异,可以对疾病过程中Treg状态做更准确的描述。我们拟将这种定义Treg三个亚群的标志应用在HBV感染的Treg研究中来,分析三个CD4+Foxp3+T细胞亚群在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表达水平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从而试图得到对HBV感染中Treg较之前更为准确的认识,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实验通过分离来自无症状HBV携带者(asymptomatic HBV carriers,As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ronic hepatitis B,CHB)以及健康对照(Health)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上述PBMC中三个CD4+Foxp3+T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其在CHB和AsC中与HBV病毒载量,HBeAg和ALT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CD4+CD25+Foxp3+Treg的表达情况作为对比。实验结果显示:CD4+CD25+Foxp3+T细胞频率在AsC和CHB组间无明显差别,但均比health组明显增高。静息态Treg频率在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别,非Treg频率在AsC组和CHB组中相对health组升高,而在CHB组中活动态Treg频率要比health组和AsC组相对升高。相对于Foxp3+的非Treg,活动态Treg表达高水平的CTLA-4,并分泌很少的IL-2和IFN-γ。这些结果提示存在相当比例的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Foxp3+T细胞混杂在以往对Treg分析中,因此活动态Treg比CD4+CD25+Foxp3+Treg能更准确地反应Treg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状态,同时也提示被抗原激活的Treg在慢性HBV感染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ALT水平高的CHB组活动态Treg比ALT水平低的AsC组显著升高。我们据此推测肝脏的炎症损伤可能与活动态Treg上调密切相关,活动态Treg继而可能通过CTLA-4等多种机制发挥对免疫应答的抑制功能,阻止肝损伤进一步加重从而发挥保护作用,但同时亦可能抑制抗病毒T细胞反应进而加重持续性感染。我们还发现在CHB和AsC患者中活动态Treg频率与HBV载量有显著相关性。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活动态Treg生成是多种机制作用造成的。HBV抗原的持续刺激联合某些细胞因子如TGF-β的作用可能诱导产生获得性的活动态Treg,除了肝脏损伤导致的某些自身抗原释放和/或某些细胞因子微环境也可能使某些静息态Treg转变为活动态Treg以外。外周血中活化态Treg的抗原特异性及其功能特性,乃至其与肝脏内Treg频率和功能的相关性及肝脏内疾病状况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