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足农村社会发展的短板是确保新时期广大农村居民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奋斗的必然选择。民族地区农村由于地理位置更加偏僻、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社会矛盾更加复杂等原因,民族地区农村发展成了短板中的短板,实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马克思主义党建规律,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并在实践中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开启了我国基层党组织正规化建设的新历程。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神经末梢”、是党在民族地区农村的领导核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实际践行者、是保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党在民族地区农村执政地位的稳固、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前途。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开创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气象,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凸显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是确保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的新时代领导带领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工作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最前沿,宣传党的主张、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只有以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为民族地区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