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泵及其实验系统研究

来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z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智能泵结构形式——带复位弹簧的伺服阀直接驱动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智能泵安全性和快速性之间的矛盾.由于该结构形式结合了间接伺服阀驱动形式的高可靠性(带有复位弹簧)和直接伺服阀驱动形式的高快速性(因为伺服阀的频响很高)的优点,因此,在智能泵的响应性能提高的前提下,即使泵的驱动机构出现故障,也可使泵工作于最大排量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泵源系统的安全程度.为真实地再现智能泵在飞机上的实际工况,同时消除转速等因素对智能泵特性的影响,采用阀控马达速度伺服系统(串联和并联)来实现航空发动机转速模拟系统.基于该系统非线性和时变的特点,对其进行了强鲁棒校正,提出了自适应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策略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增益调度、线性控制(如PID调节)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插值、连续函数及模糊增益调度控制以及自适应交互PID控制、自适应交互神经网络控制等组合控制策略.该文所设计的控制器控制性能高(高精度、高响应、高效率),系统运行可靠,控制算法简单,计算量小,用普通的微机即可实现实时控制.仿真及试验结果证明采用上述控制策略使系统的静动态特性及鲁棒性得到了全面改善.提出了转速调节、排量调节和转速—排量复合调节三种智能泵实现模式,更好的实现了智能泵四种工作方式(恒流量、恒压力、恒功率和负载敏感),其中,转速—排量复合调节模式在保证智能泵效率的前提下,又使其动态特性进一步得到了改善.在此基础上,该文运用了优化技术,多模式复合控制,解决了大功率电液伺服系统中,效率和快速性的矛盾,保证了系统的高效率和良好的动特性.对智能泵及其实验系统的各种性能参数进行全面测试是智能泵设计和研制的重要环节,而先进、可靠和全面的检测设备是实现这一环节不可缺少的手段.该文设计的基于虚拟仪器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智能泵测试系统包括状态控制监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等.其主要功能是利用计算机对智能泵测试系统进行实时控制、工况转换,完成智能泵各种性能参数的实时采集处理和控制,并以图表和曲线形式显示、记录、打印输出.而整个系统网络化结构的采用,又可以实现与其它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远端传输,为实现基于网络的智能泵创造条件.
其他文献
期刊
"管理+IT=>成功"是企业信息化推广的模式,在管理层次上业务流程重组BPR被看作是工业管理的革命.而在IT技术层次上业务流程管理系统BPMS被认为将带来管理软件设计与集成的革命
现代船舶建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船舶建造业规模的增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船舶建造工程的需要.而项目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传统
本文研究了气动位置控制系统的闭环Bang—Bang控制策略。论文首先阐述了当今气动控制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开关阀控制(Bang—Bang控制)的气动系统位置控制
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效的新闻宣传可以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升企业凝聚力.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对企业文化建设
当前,嵌入式技术发展迅速,嵌入式系统在各种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在机电控制、汽车、交通运输、工业自动化系统及其他国民经济相关领域,嵌入式系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广泛的使
在现代工业中,冲压成形工艺因其独特的优势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机械式压力机是最重要的锻压设备之一。传统的机械式压力机采用的是曲柄连杆机构,其工艺适应范围窄,工作中速度
期刊
该文建立了无阀电液伺服系统中泵控非对称缸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了交流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介绍了交流调速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无阀电液伺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