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复相陶瓷在超声振动作用下的蠕变特性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陶瓷材料有许多优越性能,如高硬度、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烧蚀、导热系数低等优点,使得它在航天航空,汽车,能源,电子,化工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陶瓷材料特殊的内部结构,由于其脆性很大,使得内部缺陷敏感,内部的裂纹一旦产生就会迅速的发展,使材料迅速断裂。蠕变作为陶瓷的一种特殊的力学性能,引起了陶瓷界同仁的广泛关注,成为陶瓷界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超声振动和普通条件两种情况下做了对比试验,得出超声振动可以改变陶瓷的力学性能,尤其对高温下陶瓷的蠕变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1、提出了纳米复相陶瓷在超声振动条件下的拉伸蠕变断裂模拟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表明施加超声振动(频率f =20khz)时,试件所需循环应力减小约25%,验证了非局部理论中的重要结论:当超声振动作用于材料上时,存在波的散射、力的衰减现象。2、通过对超声振动下ZTA纳米复相陶瓷材料循环疲劳特性的试验,得出了超声振动对裂纹扩展方式的影响规律。从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断口微观形貌可以得出超声振动作用改变了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蠕变力学性能,对比了普通条件和超声振动下的蠕变断裂机理。即普通条件下断裂行为为晶界扩散蠕变即Coble蠕变,而超声振动下的断裂行为为晶粒扩散蠕变即Nabarro-Herring蠕变。通过该断裂试验得出沿晶断裂是普通条件下主要断裂模式,而穿晶断裂是超声振动条件下主要的断裂模式,施加超声振动可以延缓陶瓷材料的断裂寿命。3、从理论上分析了纳米复相陶瓷材料蠕变损伤的发育过程,并通过相关模型分析了蠕变裂纹缓慢的扩展机理。利用三点弯曲法对纳米陶瓷进行了高温蠕变试验研究,得到了影响纳米陶瓷蠕变的因数除跟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微观结构以及晶粒大小有关。4、试验对比了超声振动和普通两种振动方式在同一条件下的蠕变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作用时间内,超声振动下初始阶段的蠕变速率明显高于普通条件下的蠕变速率,达到稳定阶段后变化缓慢。利用非局部理论得出,超声振动时的波长与内部粒子间有一定的长程作用力,使得波散射现象发生,非局部模量减小,减小应力集中,使得变化缓慢。
其他文献
通过对履带车辆离合器式转向机构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了能够充分表达驾驶员转向操纵意图的转向指令及发送装置,实现了转向操纵的指令化.对履带车辆的转向特性进行分析,考虑具
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简称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实现数据采集、测量、设备监控及参数调节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物品检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的“生命线”,深水海底管道的安装、维修广泛采用无潜机械连接技术,依靠管道作业装备来完成。欧美国家在深水海底管道连接技术及装备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地
该文利用计算机图形显示技术,以VC++软件为应用平台,针对具体的格林格里曲面方法,对多边域曲面的实现及其B样条方法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下为该文的主要内容:1.介绍了CA
由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迅猛发展.而在建筑行业中,近几年就出现了水工建筑工程,该类工程一般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技术性和施工难度都很大.为此,为了保
智能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安全避障是智能机器人的重要研究课题.超声避障实现方便,技术成熟,成本低,是移动机器人常用的避障方法.该
随着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5G)的快速发展,无线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IoT)技术将得以广泛应用,万物互联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可能。由于无线物联网设备数量的飞速增长,无线能量传输将会成为未来物联网设备的主要供电形式,取代基于传统电池的现有物联网设备供电技术。然而,如何设计结构紧凑且高效率的无线能量传输整流天线具有很大挑战。基于该背景,本文将介绍三款用于无线物联网中的电小尺寸的惠
期刊
摘 要:随着人口增长与建筑用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也逐渐出现了较多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该类建筑实际使用期间最注重的就是防雷设施,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雷击伤害,该种能力已经成为高层建筑的基本性能。此次研究主要是介绍了防雷檢测工作当中各类防雷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并且联合实际应用检验现有的防雷检测仪性能能否满足各项标准规范。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检测仪器;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
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是浙江高考“7选3”科目之一,信息技术考点包含必修部分《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及选修部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学生在初中阶段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