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毛德西教授治疗泄泻的学术思想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k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毛德西教授辨治泄泻的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使名老中医经验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记录和传承。
  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河南省中医院1994-2018年由毛德西教授诊治的泄泻患者,收集病例,制定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全部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1),建立泄泻病例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毛德西教授治疗泄泻中的临床表现、病机治法、处方用药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临证实际,归纳和总结毛德西教授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
  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共计379例,567诊次,通过录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379例病人中男性169例,女性210例。中青年发病率较高,青少年及71岁以上老年人发病人数较少,其余年龄段发病人数大致相同。临床症状方面中,频次大于50次的症状有便溏、便次多、眠差、畏寒肢冷、饮食诱因、纳差、小便黄、腹胀、腹痛、嗳气、口干。脉象中频次最多的是弦脉和弦细脉,舌象中最常出现的舌质红、舌质淡、苔薄白、苔白、苔黄腻。
  2.病机治法方面,以肾阳虚衰证和脾胃虚弱证为主,湿热证次之。治法以固涩止泻、温肾健脾、健脾益气、化湿止泻、清热燥湿较多。可见,病位多与脾、肾、肠、肝有关,病理因素多与湿、热、郁、寒有关。
  3.所有常用药物中高频词药物及其最常用剂量分别是:甘草(10g)、白术(10g)、肉豆蔻(10g)、党参(10g)、茯苓(10g)、山药(30g)、山楂(30g)、砂仁(8g)、补骨脂(10g)、干姜(10g)、半夏(10g)、白芍(10g)、广藿香(10g)、柴胡(10g)、五味子(5g)、黄连(6g)、萸黄连(6g)、木香(10g)、佩兰(10g)、吴茱萸(5g)。部分药物的用药剂量范围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4.常用的药对组合:(1)山药,白术;(2)山药,肉豆蔻;(3)山药,茯苓;(4)山药,党参;(5)山楂,白术;(6)山楂,肉豆蔻;(7)白术,肉豆蔻;(8)白术,茯苓;(9)白术,党参;(10)肉豆蔻,茯苓;(11)肉豆蔻,补骨脂;(12)肉豆蔻,党参;(13)茯苓,党参。
  5.常用的三味药组合:(1)山药,白术,茯苓;(2)山药,白术,党参;(3)白术,肉豆蔻,党参;(4)白术,茯苓,党参。
  6.新方组合:(1)木香,浮小麦,桑叶,白头翁,槐花,地榆;(2)马齿苋,白头翁,滑石,槐花,地榆;(3)刀豆,萸黄连,吴茱萸,神曲,橘红;(4)升麻,黄芪,当归,菟丝子,地黄;(5)檀香,甘松,苦参,茯神;(6)橘核,蔓荆子,茯神,橘络;(7)威灵仙,细辛,油松节,透骨草;(8)大枣,通草,生姜,木瓜,厚朴;(9)红景天,紫苏,白附子,白芥子;(10)枸杞,杜仲,巴戟天,防己;(11)砂仁,佩兰,佛手花,补骨脂,广藿香;(12)薏苡仁,苍术,豆蔻,莲子,桔梗;(13)秦艽,通草,油松节,透骨草;(14)秦艽,细辛,油松节,透骨草;(15)栀子,冬瓜皮,败酱草,荷叶,绞股蓝;(16)佛手,五灵脂,蒲黄,夏枯草;(17)菟丝子,山茱萸,地黄,牛膝,牡丹皮;(18)菟丝子,仙茅,枸杞子,覆盆子;(19)补骨脂,半夏,山药,白术;(20)地龙,桑枝,豨莶草,伸筋草;(21)莲子,芡实,桔梗,玉竹;(22)党参,黄芩,茯苓,白术,白扁豆;(23)黄芩,黄连,半夏,白术,茯苓。
  结论:
  1.毛德西教授在治疗泄泻方面,用药经验丰富,药性中以温性和平性为主,药味中主要以甘、苦、辛为主,药物入脾、胃两经居多,以健脾益气、固肠止泻,温补脾肾、芳香化湿、淡渗利湿、清热燥湿类药物居多,符合毛德西教授临床用药特点。
  2.泄泻病位在大肠,主病之脏在脾,可涉及肝、肾。无论暴泻,还是久泻,湿邪均为致病主要病理因素。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得出的结果和毛德西教授临证经验,总结出重视湿邪、多法治之,脾胃虚弱、健脾益气,气虚及阳、温补脾肾,脾虚肝郁、扶土抑木,多方合用、标本兼治等治疗泄泻的经验。
  3.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这一人工智能软件引入中医学研究,是对原始的传承模式的突破,拓宽了传承方式。对于研究中药组方规律和发现新处方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1.筛选POI患者与正常人的外泌体miRNAs的差异表达分析,从基因转录组硏究靶向基因及调节信号通路以研究调控颗粒细胞凋亡的功能,以期发现可以早期诊断或预测POI的生物标志物。  2.探究POI的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以期发现其中的规律,指导在POI不同阶段的辨治。  方法:  1.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
目的:  通过对吕宏生教授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病例的收集和整理,借助计算机数据挖掘软件进行分析,总结吕宏生教授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疗思路、辨证分型、用药心得等,以挖掘其辨证施治特点、用药经验规律,提炼其学术思想精髓。  方法:  1.收集整理2017年03月-2019年02月吕宏生教授门诊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病例资料,并拍照留证,收集资料包括:基本情况、诊断信息、治疗情况、治疗转归情况。  2.将所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降糖茶干预糖尿病前期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糖代谢状态、临床症状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符合纳入标准的糖调节受损者(IGR)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基础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降糖茶,疗程均为12周。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糖代谢状态、临床症状积分、空腹血
学位
目的:观察补肾调冲方联合中药外敷疗法对肾虚肝郁型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患者受孕率、输卵管再通率、中医症状、局部体征等的影响,比较其与单服补肾调冲方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以期验证口服补肾调冲方联合中药外敷法的临床有效性与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靠的治疗方法和途径。  方法:观察收集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至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不孕不育诊疗中心就诊,被诊断为输卵管炎性不孕症肾虚肝郁型的
目的:  睡眠约占每个人生命时长的1/3,同食物一样的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睡眠障碍的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蕴藏着丰富的睡眠医学思想,是中医睡眠医学的理论根源,历代中医人在《内经》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地医疗实践,不断探索和发展了中医睡眠学说,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睡眠医学理论体系。本研究旨在溯本求源,系统整理与挖
学位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神经妥乐平)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痉挛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痉挛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更佳的治疗方案。  方法:  本研究以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手痉挛的在院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6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院患者分成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所有患者基础治疗均给予常规体针和相应的康复训练,每日1次。治疗组在基础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陈宇清胃病推拿法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对该项技术形成临床操作规范,丰富推拿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中医临床研究。  方法:根据预实验的结果,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60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试验组)运用陈宇清胃病推拿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两个疗程,每日治疗1次,
目的:当代中、重度混合痔病患常选择手术作为其治疗方法,术式常选择混合痔外切内扎术,肛周创口所带来的并发症极大的困扰着术者及病患,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减轻术后并发症就显得极为迫切,本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创制外洗止血汤,旨在观察其解决痔术后常见并发症如出血、疼痛、水肿、创面愈合时间长等方面问题的临床疗效,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科学性。  方法:观察病例共60例,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
目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评估理气止痛溻渍方联合红花逍遥颗粒对乳癖肝郁气滞证的治疗效果。  方法:根据纳入标准要求,入组90例经确诊的乳癖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口服中成药红花逍遥颗基础上加用理气止痛溻渍方外敷),对照组(单纯口服中成药红花逍遥颗粒)。治疗总周期为一个月,记录并整理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符合标
学位
目的:基于中医理论,探究雄激素性脱发的中医证候及流行病学特点,归纳总结出雄激素性秃发的证候规律,为雄激素性秃发的中医辨证规范化提供依据。  方法:以中医四诊为核心,结合该病的临床特点,征求专家意见后,设计临床调查问卷。在2018年5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于河南省中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填写调查问卷,收集204份有效问卷。运用EpiD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