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粮能量和有效磷水平对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考察植酸酶在不同能量和有效磷水平日粮中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胫骨矿化的影响来认识营养与植酸酶之间的互作规律,为植酸酶在肉鸡饲粮中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研究共包括两个试验。试验一肉鸡饲粮能量和有效磷水平及其互作效应对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640只1日龄爱拔益加(Arbor Acres简称AA)肉公鸡,采用2×2×2因子设计,通过在不同能量水平(11.90、11.70MJ/kg)和AP水平(0.35%,0.25%)的肉鸡饲粮中添加植酸酶0、500 FTU/kg,考察了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胫骨矿化的影响。试验共分8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植酸酶降低了前期ADFI和全期的F/G(p<0.05),分别下降2.52%、1.81%;提高了DM、CP、Ca、P的利用率,分别提高0.97%(p<0.10)、1.49%(p<0.20)、8.55%(p<0.01)、8.61%(p<0.01);也提高了EAA、NEAA、TAA(P p<0.20),Thr、Gly、Ala、Val (p<0.10)和Ile(p<0.05)的表观回肠利用率;降低了前期胫骨Ash (p<0.05)、后期胫骨Ca (p<0.05)、P含量(p<0.01);但对日增重和能量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植酸酶与饲粮的能量和AP水平对生产性能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植酸酶和能量对DM、GE、P的利用率,前期胫骨Ca、P、后期胫骨Ca含量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表现为对照加酶组DM、GE的利用率极显著高于低能组,低能加酶组P的利用率、前后期胫骨Ca含量极显著高于低能组,但前期胫骨P含量极显著低于低能组。结论:饲粮添加植酸酶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和胫骨的矿化;以生产性能为标识,本试验条件下,低磷或低能或低磷低能日粮添加植酸酶可以获得和对照组相似的生长性能。试验二肉鸡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植酸酶作用效果的影响试验选用324只1日龄AA肉公鸡,采用3×2因子设计,通过在对照、中、低(12.33,12.13,12.03 MJ/kg)3个能量水平的饲粮中添加植酸酶0、500 FTU/kg,研究了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共计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植酸酶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了ADG、ADFI、FCR和DM、CP、Ca、P的利用率,但对GE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2)饲粮降低能量水平极显著降低了DM、GE、Ca的利用率(p<0.01),显著降低了P的利用率(p<0.05),但对生产性能和CP利用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3)植酸酶和能量对肉鸡FCR、DM和Ca的利用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表现为中能组添加植酸酶在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上改善幅度最大。结论:饲粮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肉鸡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以能量水平为12.13 MJ/kg的肉鸡饲粮添加500FTU/kg植酸酶为最佳组合。
其他文献
就巢是影响家禽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催乳素是禽类就巢发生和维持的关键激素。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催乳素对番鸭就巢的调控,对鸭就巢分子机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由番
本实验通过比较两种生精细胞(spermatogenenic cell)的培养方法,观察生精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长行为,并检测增殖分化情况,以建立精子发生体外培养系统,为进一步研究精子发生机理
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往往需要人为控制家畜的性别及比例,加速优良品种繁育,扩大优良母畜的利用率,因而,性别控制技术在畜牧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特别是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