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P配位的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和齐聚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c88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立足于新型后过渡金属乙烯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成功制备了三大类后过渡金属配合物,这些配合物表现出乙烯齐聚或聚合催化活性。对配体上取代基的电子性能、立体位阻以及取代基的位置与催化活性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系统地研究了各种聚合反应参数对乙烯催化活性的影响。论文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次合成了一系列酯基取代的吡啶单亚胺配体及相应的铁(Ⅱ)配合物3a-f,钴(Ⅱ)配合物4a-f,以及镍(Ⅱ)配合物5a-f。X-射线晶体衍射的测试表明中心金属周围的配位几何构型为变形四面体、四方椎型或正八面体。以MAO为助催化剂,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乙烯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大部铁(Ⅱ)配合物同时具有乙烯齐聚和聚合活性,齐聚活性最高可以达到3.06×105克乙烯(摩尔铁)-1(小时)-1,其中线性α-烯烃的选择性大于78%;聚合活性可达5.67×105克(PE)(摩尔镍)-1(小时)-1,得到低分子量的线性聚乙烯,端基为不饱和双键。钴(Ⅱ)配合物具有高的乙烯齐聚活性,最高活性值达1.35×106克乙烯(摩尔钴)-1(小时)-1,1-丁烯和1-己烯为主要产物。镍(Ⅱ)配合物以乙烯齐聚活性为主,齐聚物分布在C4-C8之间,产物以内烯烃为主。 第二部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有膦-噁唑啉配体的镍(Ⅱ)配合物4a-f,并用于催化乙烯齐聚。镍(Ⅱ)配合物的乙烯齐聚活性最高可以达到1.18×106克乙烯(摩尔镍)-1(小时)-1,产物的分布在C4-C8之间,线性α-烯烃的选择性小于30%。着重考察了取代基上的立体位阻以及取代基的位置对乙烯齐聚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电子性的大位阻取代靠近中心金属时,催化活性降低。辅助配体(三苯基膦)的引入可以使齐聚活性提高一个数量级。 第三部分合成了一个含有苯并氮杂卓配体的四配体双核镍配合物,以MAO为助催化剂,研究了该配合物的乙烯催化性能。得到了分子量呈多峰分布的支化聚乙烯。用TEM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聚乙烯的形貌。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各方面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目前教学中培养的重点所在,而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并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学生的积极性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展开分析探讨,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给出相关建议。  一、学生的积极性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作用  1.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论文的工作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我们在开展本课题的基础,即寻找一种相对来说较简单实用、能适合我们需要的引入过氧键的方法方面上所做的一些努力。通过文献检索我
学位
近年来,随着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会展领域,并给这一领域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入虚拟技术的展会比起传统展会具有更好交互性、体验性、趣味性等
本文介绍了煤矿供电中无功补偿装置的补偿方式、类型及运用注意事项,对煤矿供电中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运行、管理者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杂多酸的光催化是近二十年来新兴起的高级氧化技术,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了新的方法。杂多酸的HOMO轨道电子可以被紫外光激发,跃迁到LUMO轨道实现电荷与“空穴”分离,表现出类似半
明清流派篆刻是与秦汉印艺术并列的两个印学高峰之一,也是贯穿明清篆刻艺术史的核心,因此有关明清篆刻流派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多从印材革新、集古
本文考察了文化社会学强范式中涌现出的一个关键问题:艺术能为社会生活提供一扇窗户吗?对贾科梅蒂《站立的女人》的研究表明,艺术试图通过浸入并穿越审美形式的物质表层来表
传世《女史箴图》有两本: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本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前者多数学者认为是唐摹本,也有部分学者将其断为东晋、北魏、南梁或者宋代;后者一般认定属南宋摹本。然
我们小组在合理利用甾体皂甙元资源的研究中,针对目前甾体皂甙元降解生产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发展了一系列洁净的过氧化氢降解方法。当用高浓度双氧水和三氟乙酸酐降解假剑麻皂甙
学位
针对最小化制造跨度的差异工件尺寸单批处理机调度问题,通过将其转化为最小化浪费空间的问题,采用候选集策略构建分批以减少搜索空间,利用基于浪费空间的启发式更新信息素,提